市场简讯
艾美仕(IMS)全球仿制药总裁AlanSheppard就未来生物仿制药的前景作了分析。Alan在报告中表示,当前,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销售额达2.349亿美金,山德士(Sandoz)、梯瓦(Teva)及Hospira占据86.4%市场份额(数据截止到2010年8月)。2005-2010年的数据显示,未来5年,亚太地区医药市场总容量将达1750-2050亿美金,与欧洲地区持平;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14%-17%,从全球范围来看亚太地区是增速最快的区域,与拉美地区速度相当。其中排名前两位的中国和印度,将分别达到22%-25%、15%-18%。2014年前,中国将进入医药市场的前三甲(或许今年就可实现)。 面对国内复杂冗长的新药生产审批流程,来自上海嘉和生物药业的CEO周新华博士认为这点不利于国内生物仿制药的发展。高质量、低成本、缩短产品生产时间是生物仿制药生产的关键。周新华认为,当前,生物仿制药的热潮,为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借助于原研药引入的标准流程,生物仿制药浪潮不仅为药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了严格质控国际化标准,也对未来临床前和临床过程的生物药研发系统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健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乃至整个经济格局也是有利的。 在生物仿制药研发问题上,熟悉区域性法律法规,获取最优化的制造工艺,合适的营销方法等复杂问题堆积如山,长期以来企业对该领域投资大,但收效微。据分析,生物仿制药上市期间,一般需1-2亿美金的费用。这使生物仿制药变成了高成长、高风险的领域。此次会议从生物仿制药趋势:全球趋势及机会;法规指南最新趋势;合约相关法律问题及专利失效;安全、效率、替代性及拓展新兴医疗药物市场投资等多个角度全面解读了生物仿制药在亚太地区的整体情况及对未来的发展宏观预测。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