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优势:剂量准确 质量保证 配过中药的人都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幕:中药师一手拿戥秤,一手抓药,然后再用递减法分出每次服药的剂量。这种方法经常是剂量不准,影响疗效。由于进货渠道混乱,老百姓不易辨识药物真伪,因此也常常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此外,以往大多数中药材和饮片采用麻袋、篾篓、浦草包等材料进行包装,不易保存和携带。 所谓小包装中药饮片,就是把每一味药都按照医生处方常用的剂量分别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明确标明药品生产日期、批号以及产地和执行标准等。与传统的包装相比,小包装中药饮片能够避免上述瑕疵。 首先是剂量准确。中药饮片讲究“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配方原则,总剂量误差控制在2%之内,分剂量误差则控制在5%之内。但是,传统的“手抓戥称”配药方法,由于受场地、人员的限制,尤其是面对窗口大量配药者等候时,焦急之下难免会产生“天女散花”式的操作方法,从而违背了“等量递减,逐剂复戥”。而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剂量准确性提供保障。 其次是质量保证。小包装中药饮片大多采用全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小包装袋,故饮片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纯净度与干燥度。中药饮片厂厂部、车间、班组的三级质量分析制,能够对饮片质量实行全面监控。 再次是便于核对。由于中药饮片小包装标明了药名与规格,只要医生所开中药处方字迹端正,患者便可核对处方与药物。 尴尬: 成本增加 加减困难 虽然,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很多优点,但却在市场上遭遇“滑铁卢”——药店、厂家、医生、患者对其均颇有微词。 一位中药店经理坦言,对于中药店来说,还是经营传统包装饮片划算。散装的饮片存放,药柜的一个药斗子可以同时放三味药品,但是采用小包装后,同一味药的包装规格有多种,这样一来药柜存放药品的种类就减少了,想要经营齐全就得扩大药柜规模。而对于一些“寸土如金”的地段来说,扩大营业面积难上加难,其不菲的租金不是药店所能承担的。此外,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中允许含一定比例的水分,存放时间过长会引起中药霉变,因此,它的存放周期不能太长。 不光是药店,生产企业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位饮片厂厂长告诉笔者,饮片采用小包装后增加了生产成本,从而使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价格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品的销量。 除了销售和生产领域,使用领域的医生和患者也对小包装中药饮片也有不满之处。小包装饮片一般是常用剂量,中医无法做到随证加减,从而影响了中医合理用药。所以,有的老中医感到小包装难以完全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此外,长期服中药的患者和老年人对小包装意见也比较大,认为容易混淆药物。 预期: 降低成本 逐步试行 专家指出,小包装中药饮片最好是逐步试行,先在单病专科医院或门诊部推行。因为这类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基本上不用随证加减,可以使用固定的常用剂量。当然,有条件的综合性中医医院也可以实行约定饮片的常用剂量。此外,企业还应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以弥补小包装高成本的不足。当然,传统的消费习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宣传,同时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技术,不增加终端市场的成本压力。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行才能够“水到渠成”。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