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专栏
香港金融管理局11月12日宣布,下周一起取消包括每日人民币兑换上限在内的针对香港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的三项限制。此举引发许多香港金融机构的积极回应,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主要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推进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迈上新台阶,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规定,从本月17日起,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限制不再适用;人民币银行卡业务中的“香港发卡行在向清算行清算时,其人民币不足部分可以港币购买人民币支付”一项将不再适用;与指定商户人民币兑换业务平盘的限制亦不再适用。此外,认可机构为香港居民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产生的头寸,将由原本的在岸市场平盘改为在离岸市场平盘,且认可机构将可以向香港居民提供人民币融资。
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分析员魏星12日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表示,香港居民过去通过银行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比非香港居民面对更多的限制,这对有人民币投资需求的本地个人客户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投资便利程度,也压抑了本地居民投资人民币相关计价产品的购买力。香港银行公会亦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新安排让香港居民更方便地获得人民币资金,也为香港金融业在产品设计上提供更大灵活性,以满足客户对人民币投资产品及理财服务的需要。
此外,魏星告诉记者,因为香港券商幷不受人民币《清算协议》的限制,一直可以代本地客户用港元汇价兑换大量人民币,令原本属于银行的个人投资客户有可能被迫转到券商处进行人民币股票投资。所以金管局此次推出香港银行本地个人客户取消每日兑换2万元的限制,减少了香港银行潜在的个人投资客户流失,银行更可借助自身可靠性和专业性吸引更多对人民币计价股票以及其它人民币理财产品有兴趣的个人客户。“取消限制也将推动更多离岸人民币产品的开发,增加市场对人民币计价投资产品的需求,幷有助于离岸市场人民币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他表示。
在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方面,由于过去港元汇价大部分时间较人民币溢价,港元或美元兑换人民币具有价格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民币。不过这一趋势自今年8月末开始有扭转迹象,此后两个多月时间里人民币几乎在全部交易日内均比港元溢价。也就是说,同等金额的港币或美元,现阶段用港元汇价比用人民币汇价可兑换更多的人民币。例如,今年9月及10月的港元兑港元与港元兑人民币的日均价差分别为12点子和16点子;而美元兑港元与美元兑人民币的日均价差分别在94点子和128点子。不过,自11月起价差有缩小的势头,11月1日至11日港元兑港元与港元兑人民币的日均价差为12点子,美元兑港元与美元兑人民币的日均价差为94点子。
魏星认为,沪港通即将于11月17日启动,将会增加离岸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短期内个人兑换港元的需求可能会大幅增加,今后将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就两地价差而言,由于香港有1.1万亿元人民币资金池(包括存款证)作基础,而且金管局在近日也推出增加人民币流动性的新措施,预计若外部环境保持稳定,港元比人民币折价的现象会逐步减少,价差亦会慢慢缩小。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