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民币专栏

人民币专栏
香港金管局总裁: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
2007-06-11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7日表示,虽然人民币目前仍未完全自由兑换,但其汇率与美元及亚洲某些货币的汇率已逐渐展现相连的关系,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甚至成为在亚洲区或其它地区的储备货币。 
    据中国证券报6月8日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7日表示,人民币已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货币;待时机成熟时,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甚至成为在亚洲区或其它地区的储备货币。 
    他表示,香港已做好准备提升金融体系处理人民币业务的能力,并具条件将人民币资金融通活动发展至股票市场。 
    任志刚指出,虽然人民币目前仍未完全自由兑换,但其汇率与美元及亚洲某些货币的汇率已逐渐展现相连的关系,这可能是亚洲某些央行进行汇率管理,或者是利用其它亚洲货币来炒作人民币升值使然。鉴于中国内地已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民币未来在亚洲以至国际金融舞台担当的角色将备受关注。 
    他认为,事实上,人民币在华南地区已经是边境贸易常用的结算货币;内地有关部门明言奉行循序渐进式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政策,显示人民币待时机成熟时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甚至成为在亚洲区或其它地区的储备货币。 
    任志刚指出,“时机成熟”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他也无法预告会在什么时候实现。不过他强调,姑且不论人民币何时达到这一步,香港金管局已积极做好准备,以提升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人民币作为货币单位的金融交易的能力。 
    据介绍,目前香港的人民币、美元、欧元及港元实时支付结算系统已全部联网,可为亚洲时区的金融交易提供实时同步交割服务;而利用香港银行体系作有限度的人民币资金融通,迄今推行已有两年;随着首批人民币债券即将在香港发行,利用债市融通人民币资金的渠道也将会打开;此外,日后若有足够需求,香港亦具备条件配合将人民币的资金融通活动拓展至香港股票市场。 
    任志刚还表示,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同时开放与外向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与亚洲邻国相比,增加汇率弹性对其本身经济、货币与金融稳定造成的风险反而较少;即使将来内地由新兴市场逐渐转化为成熟型的经济体系,这个情况相信仍会维持;但考虑到内地金融体系的结构等因素,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仍需审慎进行,要强调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