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厦门自贸片区:改革立足高起点 开放创新不止步
2021-12-06

   

厦门自贸片区:改革立足高起点 开放创新不止步

厦门自贸片区:改革立足高起点 开放创新不止步
发布日期: 2021-12-06
 

 

 

  “丝路海运”已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物流服务的新品牌。图为海沧港区作业场景。施辰静 摄

 

 

  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 廖丽萍 摄

 

 

  今年5月,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揭牌,成为继象屿综合保税区后,厦门第二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

 

 

 

  厦门海关工作人员在厦门新科宇航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对进口航料进行监管。施辰静

 

 

 

  目前厦门已成为全国最大燕窝品牌及深加工基地,燕窝平台净燕进口占全国份额1/4。

 

 

 

  挂牌成立六年多,在厦门自贸片区这片改革创新“试验田”,早已结出累累硕果,一批“良种”向全国播撒——

 

  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498项创新举措,其中111项全国首创,5个“厦门样板”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30项“厦门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片区GDP年均增长13.5%,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4%,成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新无止境。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片区将充分发挥沿海近台区位特色和先行先试优势,大胆试、大胆闯,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厦门模式”创新经验。

 

  探路法务区 培育好环境

 

  11月5日,海丝中央法务区在厦门正式揭牌,成为我省着力打造的新时代法治创新平台。围绕“一岛两片区互补叠加、自贸片区先行先试、思明片区全面示范”的总体思路布局,厦门自贸片区将打造成为以突出服务金融、商贸、航运、离岸贸易、融资租赁、知识产权为特点的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简称“自贸法务先行区”)。

 

  “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先行先试始终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题中之义。”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自贸法务先行区定位先行先试,目的就是要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探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厦门自贸片区设立以来,积极开展设立司法行政服务机构、搭建公共法治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构建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法治化改革创新,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也为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立足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及片区已有法务、泛法务机构,厦门自贸片区积极开展法务总体规划及产业策划,制定出台了《支持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扶持政策,同步启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服务大厅”和“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线上线下两个平台,集中打造公共法务服务区、法务(泛法务)企业集聚区、行政机构办公区,并围绕“一中心统筹,N法务协作”的法务资源分配方式,由自贸片区集中统筹,各部门法务联动联合,进一步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地理和政策叠加优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通道枢纽功能,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自贸法务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厦门自贸片区将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挂牌成立六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坚持补齐短板、攻克“难点”,持续提升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2019年、2020年,厦门口岸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第一名。口岸提效降费每年为企业减少政府性收费5亿元、非政府性收费20亿元,厦门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8.42小时、1.53小时。启动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丝路海运”平台;开通全国首列自贸试验区始发的中欧班列,截至9月底,已累计开通1060列,累计货值243.9亿元。

 

  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吸引来全球的“金凤凰”。今年1—10月,片区新增入库项目1081个,投资总额1877.88亿元,新增落地项目889个,投资总额1205.73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等高能级落地项目59个。

 

  改革迈大步 创新添活力

 

  自贸片区承载着为厦门闯新路、为全国创经验的重要使命,讲好自贸故事,关键在制度创新。六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改革创新向深向实。

 

  今年厦门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正式启动,签发了我省首份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

 

  以多式联运推动“海丝”“陆丝”无缝对接,厦门自贸委牵头多个单位,针对不同运输方式间换单手续烦琐、缺乏多式联运承运人签发的全程提单、中小微进出口企业融资难、运输数据缺乏共享等短板,通过借鉴成都、重庆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作。

 

  该项试点具有推动多式联运单证标准化、赋予多式联运提单物权凭证属性、实现物流数据共享、加强与“海丝”和对台物流标准的互联互通等创新亮点,将实现“多式联运”全程管控服务,构建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

 

  随着改革迈入“深水区”,发展环境也越发严峻。厦门自贸片区坚持“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方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大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5月,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揭牌,成为继象屿综合保税区后,厦门第二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

 

  “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历经海沧保税港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搭建起了中欧(厦门)班列、燕窝平台、汽车整车口岸、黄金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平台,为厦门自贸片区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海沧园区办事处副主任曾华温介绍说。

 

  以机制活,带动产业优。数据显示,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底,厦门累计办理新型国际贸易(包括离岸转手买卖及其他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态)外汇收支217亿美元,离岸贸易外汇收支额跻身全国第五。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不实际进出我国一线关境或者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包括但不限于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境外承包工程第三国购买货物等。

 

  今年6月,厦门市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获批试点,同月,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批复,厦门市外汇局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关于支持厦门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的通知》。作为厦门自贸片区先行先试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新政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厦门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繁荣发展。

 

  发挥沿海近台区位特色,厦门自贸片区紧紧围绕两岸应通尽通、能通先通、高效联通,率先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新领域、新模式、新机制、新途径。比如,率先全国开展台胞凭大陆居住证自主选择注册为陆资或台资企业试点,率先建立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率先开展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建立两岸通关信息互换通道,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快速通关模式等,加快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数字化赋能 提升竞争力

 

  不久前,由厦门自贸委建设运营的厦门自贸片区进口商品溯源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借助该平台,只要点一点鼠标,进口商品从哪来、怎么来、到哪儿出等信息,便都一目了然。

 

  该平台利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全球最大商品信息库及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信息验证优势,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在通关、检验检疫、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上链存储,确保溯源真实性,实现质量追溯和智慧监管“双同步”。目前,平台已基本完成进口酒、燕窝、进口水产品的溯源功能建设,并面向公众、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溯源服务及监管。

 

  “建设厦门自贸片区进口商品溯源平台是数字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厦门自贸片区是厦门市进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贸片区重点产业平台经济,建立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

 

  落实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数字福建”新浪潮,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厦门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和“自贸+”改革创新优势,聚焦数字经济新未来,从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监管、数字服务等方面入手,聚焦贸易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新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厦门自贸片区数字化走前头、作表率。

 

  “通过数字赋能助力厦门自贸片区提档升级,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贸易数字化示范区、产业数字化先行区和数字创新服务样板区。”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字自贸试验区建设,顶层设计先行。厦门片区率先出台《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促进数字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数字技术应用、支持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数字领域市场开拓等三个维度提出7条更大力度的扶持举措。

 

  如今,厦门自贸片区数字化建设持续开花结果——

 

  落地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项目,助力厦门港迈入5G无纸化时代。14家企业入选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启用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基础的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减少95%搬运设备和90%纸质单证。

 

  贸易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入。构建“数字+平台+基地”新模式,打造集线上展示、交易、培训以及供应链金融、品牌推广、酒文化传播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国际酒服务平台;率先全国上线跨境供应链金融平台,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进口货押融资+供应链融资+跨境贸易融资”。

 

  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先后落地京东、布比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军企业涂鸦智能、蚂蚁开放联盟链(厦门)创新基地等总投资约110亿元的40个数字化项目。

 

  数字创新服务不断提升。启用口岸查验机器人、货物核酸采样机器人和智能消杀设备,实现口岸货物远程智能监管。上线“全国跨境法人身份识别体系”平台,提高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监管效能。建成厦门自贸片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初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协同。

 

  平台促转型 产业蓄动能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再次成为厦门跨境电商的“高光时刻”。来自厦门自贸委的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厦门“单一窗口”平台跨境电商单日业务申报量达19.7万票,同比增长超四倍(其中1210保税备货模式发展迅猛),交易金额约达4800万元人民币。

 

  作为厦门自贸片区打造的14个重点产业平台之一,跨境电商势头迅猛,业务量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提速的背后,是厦门自贸片区瞄准产业链,紧盯重点关键项目精准招商,将重点平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创新探索。

 

  通过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平台率先引进亚马逊、京东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园区+龙头企业”为主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有针对性引进上下游各环节企业,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此外,厦门自贸片区还落地实施了1210保税备货、9610出口免征不退、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等业务模式,拓展“厦金高”海运快件航线,试点厦门—金门—高雄的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实现以出口为主、兼具对台的跨境电商产业特色。近日,厦门自贸片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将进一步挖掘外贸新动能,助力数字跨境电商生态圈。

 

  越来越多特色优势产业,以平台建设为契机,补链扩链造链,打造产业发展生态圈。燕窝平台已形成四大专业平台贯穿整个燕窝全产业链,实现燕窝“原料—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的流通过程。自2019年11月首批毛燕输华启动以来,平台已累计进口60批次,合计超22吨毛燕。截至2021年10月,燕窝平台下属溯源平台已实现出货5.26吨,货值超12亿元。目前平台净燕进口占全国份额已达1/4,厦门已成为全国最大燕窝品牌及深加工基地。

 

  在厦门自贸委的决策者看来,重点产业平台不仅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也是厦门自贸片区深化改革创新的载体。坚持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片区将重点发展平台建设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落实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推进厦门高质量发展等改革试验任务的工作抓手。

 

  比如,通过将碎片化创新举措转化为能够解决深层次问题的集成化政策措施,集聚运用到重点平台建设之中,强化协同突破,服务产业发展。航空维修平台系统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维修试点、“修理物品+保税仓库”一体化飞机监管模式、航材税率调降等创新举措,支持全行业抢占国际市场“蛋糕”,服务国产大飞机战略。

 

  此外,厦门自贸片区以需求为纽带,以改革为推手,梳理出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和创新需求,以平台经济助推产业集聚发展。就拿集成电路产业来说,平台针对集成电路研发流片贵、税负高、通关难等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集成电路保税研发试点,打造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

 

  发挥“保税+”“金融+”“供应链+”等功能特色,按照“创新+平台+产业”协同联动发展模式,厦门自贸片区已建成了国内重要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成为全国第四大飞机融资租赁和第一大二手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全国第二大进口酒口岸、全国最大燕窝加工基地。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