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鞋服企业利用大数据深挖客户需求 在细分领域突围
2019-11-18
厦门鞋服企业利用大数据深挖客户需求 在细分领域突围
鞋服箱包是我市的重要外贸出口品类。近年来,一些原本以代工为主的厦门企业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并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逐渐摆脱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利用大数据深挖客户需求,注重技术提升,深挖细分领域市场,这些都成为这些企业品牌成功“出海”的关键因素。
【经验①】
做品牌要重新定义成本须考虑整个供应链
不同于很多鞋服企业在扩张期疯狂地增加产品类型,以求快速占领市场的做法,一些成功“出海”的厦门品牌以技术为基础,深挖细分市场。其中,专注瑜伽健身服领域的佐纳与专注箱包制造、研发的欣维发,都是从传统代工成功转向自有品牌出口的企业。
佐纳聚焦瑜伽健身服这一运动细分领域,着力设计创新。近几年,企业逐渐转型,实现服装贴牌、品牌出口和业务多元化的经营新格局。“佐纳ZAONA”品牌在海内外已为不少消费者所熟知。佐纳服饰有限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吴勇气介绍掘进海外市场的策略:“做品牌一开始不要大而全,而应专注小而美,从单品开始入手,找到品牌运作的感觉。这样虽然成功概率不会加大,但是失败的概率会大大减小。”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吴勇气说是因为有过教训。“外贸企业转型打造品牌,对于成本这一概念的理解是颠覆性、革命性的。”他解释说,以前做外贸,基本只需考虑生产损耗;而做品牌、做电商,要充分考虑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周期、更新迭代、周转控制管理等。
欣维发已在箱包细分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目前,其生产的箱包产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全球149个国家,拥有150万个消费群体。在欣维发CEO李佳松看来,从传统贸易公司转型跨境电商,不是简单的渠道开拓,而是完全的改变,要把开发、生产乃至供应链都做好。李佳松说,做跨境电商,企业利润结构完全改变,要充分考虑营销、推广、研发等综合成本。
【经验②】
技术和创新是驱动力以大数据锁定目标客户
欣维发已在箱包细分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佐纳公司的会议室展示着上千款鞋服产品。记者观察到,这些产品从设计款式到面料手感都不输知名大牌。吴勇气说,做这样的展示,既方便客户直观了解产品,也更有利于帮助客户决策。
如何让产品更适应消费者的运动习惯、贴合运动需求,让人穿着更舒适时尚,已成为佐纳产品研发设计的核心。“别小看这一件件普普通通的运动服,它有其科技内涵。”吴勇气介绍,一件服装的设计制造,涵盖材料科技、版型科技与缝制技术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研发产品,增强产品更新能力,佐纳专门设立研发部,聘请了国内以及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几十名设计师,在面料、缝制技术方面进行研发突破。目前,佐纳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2013年,佐纳与世界无缝针织领航者SANTONI合作,全面升级无缝产品工艺。2014年,携手专业品牌策划机构,优化服务模式。2015年,携手水晶制造商施华洛世奇,开创水晶系列产品与运动时装的结合。
李佳松介绍,按照亚马逊美国站的数据,欣维发的收纳包、珠宝收纳包、相机包、行李手拿包等多款产品,在亚马逊平台包袋细分领域常年处于销量前十位。
“我们通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产品和用户。”他说,以前,由代工方客户告知产品需求,现在企业直面消费者,就需要自己了解产品需求,不断寻找创意创新,研发满足用户需求的极致产品。
目前,欣维发已在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设立运营中心,通过品牌的全球化推广和以线上为主渠道开拓市场。
【链接】
多个研发总部带动发展氛围
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7月,我市服装、鞋类、箱包、家具、玩具、塑料制品等6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88.9亿元,同比增长13.8%。
为了让更多厦门品牌成功走向世界,市商务局陆续出台了扶持措施,支持企业注册境外商标、建设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参加境外展会及开展跨境电商出口等,推动厦门跨境电商品牌培育和出海计划。
“包括安踏、361°等品牌都将设计研发总部放在厦门,对其他鞋服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氛围。”佐纳服饰有限公司CEO吴勇气表示,金鸡百花电影节等一系列具有综合影响力的活动落地厦门,对于企业品牌建设也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厦门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