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明显
自去年8月获批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以来,厦门市紧扣“构建开放共享的流通发展体制,提升城市消费品质”的试点主题,全市上下合力推进,重点破解体制机制层面的难点问题,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今年前5月,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0.6亿元,增长10.9 %,占GDP比重为49.9%,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7%;贸易业销售额达3767.4亿元,增长15.7%,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3.9个百分点。
一是对接“多规合一”共享协同平台,创新流通设施规划保障新机制。将内贸流通领域发展规划、《厦门市商业网点规划》等纳入了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依托“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立大型商业设施用地出让咨询制度,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加强批后监管,实现业务协同,从根本上解决了商业设施建设规划与其他规划无法衔接、落地困难、审批繁琐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初步确定将地铁沿线的商业设施用地咨询作为流通规划衔接协调机制的典型案例。
二是“政府+企业”,创新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发展新机制。明确了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得低于社区总建筑面积10%的要求;印发了《政府鼓励的流通设施目录》,对5大类27项流通设施项目建设进行支持;建立“政府+企业”公益性流通设施运营机制,形成了以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社区商业配套服务设施、盈利性服务设施“三位一体”、互相补充的格局,基本达到了保障民生消费、便利民生消费和平抑物价的效果。目前,正在制定《公益性社区商业投资运营模式的监督管理办法》,为“政府+企业”公益性流通设施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营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以《食品冷链物流》标准推广为重点,探索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新模式。两岸联合制定了厦门《食品冷链物流》九项系列标准,涵盖食品冷链物流储存、运输、销售、质量追溯等全产业链,使厦台两地的冷链产业有了基本统一的标准,有助于深化两岸冷链物流合作试点和经贸往来。目前,该标准已推荐到试点城市联盟的商贸物流系列标准框架内,拟作为试点城市联盟的推荐性标准在9个试点城市推荐使用。围绕食品冷链物流标准的宣传、推广工作,多次邀请相关政府单位、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力争在试点结束前,在推荐性标准的推广应用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积累经验。
四是以酒类二维码溯源平台为试点,创新流通领域商品监管新模式。对厦门市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平台和厦门市酒类流通管理微信服务平台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开发和完善了13块46项功能,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便能知晓酒的真假,呈现出操作更简单、查询更直观、统计更准确、管理更全面、办事更便捷、溯源更延伸、消费更放心的7大亮点。下一步,将会在该平台的使用和管理中,总结提炼出能够推广到更多商品种类的经验,打造流通领域商品监管新模式。
五是以“厦蓉欧”国际多式联运为依托,创新内外贸发展新机制。厦蓉欧班列把我国东南沿海、中西部、台港澳与东盟、中亚及欧洲相连,打通“一带”和“一路”沿线国家物流新通道,也使厦门成为唯一实现“一带”与“一路”无缝对接的陆海枢纽城市。今年4月24日,台湾货物搭乘厦蓉欧班列送到欧洲,近期线路还将通过海铁联运延伸到东盟十国,通过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等合作,深入实施双向贸易战略。目前,成立了由裴金佳市长任组长的厦蓉欧国家物流新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厦门对台和东南亚市场的海铁联运,将为厦门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可供选择的新物流通道,为企业节约运输时间及转运成本,降低企业存货并提高资金的使用周转率。同时,积极发挥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以厦门为中心构建若干面向海西、台湾及东南亚的交易、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一体化临港商品交易平台,做大通道经济。
六是依托两岸区位优势、以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为手段,创新消费资源共享新模式。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创建通关新模式;抓紧建设“厦蓉欧”国家物流新通道,积极发展厦台海运快件通道,目前通过两岸直航和经金门中转的厦台海运快件已形成每周5班次的常态化运行,打造物流新途径;完善跨境电商公共管理平台,做大做强风信子厦门跨境直购中心等平台,实现消费资源共享,吸引消费回流。今年以来,新投入营业16个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展示总面积6.4万平方米,厦门自贸片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实现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