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端智能制造未来可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展望厦门高端装备产业
2019-12-13
厦门高端智能制造未来可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展望厦门高端装备产业
他是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高端制造装备创新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了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3D打印)、生物制造、微纳制造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也是华侨大学双聘院士,兼任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厦门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厦门对台区位优势明显,软件产业优势较大,发展高端装备产业大有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装备产业作为厦门十大未来产业之一,将对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下,厦门制造业未来将走向高端。
高端装备助力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有什么重要意义?将为厦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卢秉恒:高端装备产业对于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可以促进厦门经济增长、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机会,能够吸引大批人才、项目、资金落地,是引领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端装备产业作为厦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未来产业之一,将为厦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高端装备产业既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又是制造业产业链的高端,具有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产业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性强等优势,符合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用创新引领高端装备产业
记者:厦门市拥有盈趣、思尔特等100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您对厦门培育技术引领型名企以及厦门企业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业有何建议?
卢秉恒:厦门拥有盈趣、思尔特等机器人相关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厦门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提振厦门高端制造业。需要注意的是,各企业应该发展自己有优势的技术,分工合作,打造机器人产业链,扩大服务领域,切不可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要依靠技术创新,保持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高端装备涉及多个行业,厦门应该主要在哪些行业、哪些细分领域发力?
卢秉恒: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厨卫五金、半导体等是厦门支柱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手段的革新,一些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高端化的趋势,使得原来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模式得以改变,附加值得以提高,进入高端制造领域。厦门可以从产业规划、空间布局、产业政策、科技招商、科技金融等多环节入手,以产业规划和布局为切入点,大力支持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机器人、无人值守装备等研发应用,对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装备进行升级改造,聚焦半导体装备、数控机床装备等细分领域,鼓励自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并形成产业化示范,提升厦门高端装备生产的先进性。
厦门制造业将走向高端
记者:厦门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相比其他城市优势不大,如何在高端装备产业实现后来居上?
卢秉恒: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厦门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优势不大,但厦门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仍大有可为。一方面,厦门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发挥对台区域优势,积极开展两岸融合,大力引进台湾半导体高端装备、数控机床行业人才、项目落地,强力推进产业配套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本地配套企业推动技术改造,加快产业链延长补强,致力于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等技术指标,加快推进系统设计、整体集成、解决方案、检测认证等高端技术服务,并加强基础配套能力,实现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国产化。另一方面,利用厦门城市优势,加快与本土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承接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厦门可以利用软件方面的优势,加强制造工艺的研究,用软件把研究成果固化到装备中,就会大大提升装备的档次和性能,用户就会发现其价值。只要能发挥厦门软件技术和人才优势,软硬件结合,先行实现智能化制造,就一定能促使厦门制造业走向高端。
(海西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