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稀土产业创新还需加力
2016-12-23

稀土产业创新还需加力  中国稀土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审议通过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稀土学会章程》修改报告等。与会专家、学者希望各界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稀土科技与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稀土是世界公认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性材料,有着“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在甚至有利用稀土材料净化汽车尾气以达到治理雾霾效果的建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介绍称,近年来,中国稀土清洁能源生产与应用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大批先进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稀土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  2009年3月,英国《泰晤士报》刊发文章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世界垄断地位”表示担忧,并声称这一主导地位将使中国控制消费类电子和绿色技术的未来,由此引发西方舆论一片哗然。中国成为这场舆论战的焦点,美欧日为争夺宝贵的稀土资源就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诉诸WTO。  稀土之所以引发世界范围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院士张洪杰指出,这在于稀土是发展现代高科技产业经济的关键资源。稀土材料在航天、航空、信息、电子、能源、交通、医疗卫生等13个领域的40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绿色能源技术、电子工业和国防军工等现代高技术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照明显示、计算机、导弹制造等。这些都属于稀土依赖性技术,即没有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稀土来实现这些重要的技术。发达国家都把稀土列为战略资源,把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和相应的产业应用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过去我们称稀土为‘味精’‘味素’,但实际上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味精只是调味料,而维生素是不可或缺的。”张洪杰说道。  多措并举促产业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指出,中国稀土学会是稀土产业权威的科技社团组织,学会围绕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政策建议、学术期刊出版等做了大量工作;围绕稀土产业科技、生产、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开发和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外学术交流和国际民间合作获得了积极的推进,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张洪杰认为,在各级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稀土产业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稀土科技进步成为促进我国稀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客观来讲,稀土这种宝贵的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区域、领域和细分行业较多,加上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这些因素为行业管理、资源保护、科学开发利用等都带来了实际困难。刘振江希望政府、科学界、产业界共同努力,解决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希望中国稀土学会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专家优势等,积极配合政府、配合行业管理,在稀土行业产业创新方面多做工作,多措并举,不断研发先进的稀土应用技术和高新材料,推动我国稀土科技和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同时,刘振江介绍道,稀土产业在中国的钢铁行业中也占有很大的份额。包钢、武钢、鞍钢都开发了优质的稀土钢品种,行业内已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