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西方对非政策扩大 中非合作利益颇大
2006-11-23

西方对非政策扩大 中非合作利益颇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总趋势下,美国、欧盟更加重视非洲大陆,陆续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优惠政策。非洲国家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协调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调整地区和对外经济战略。我国企业可借发达国家对非政策,扩大对非经贸活动。
一、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美欧对其主要贸易优惠政策
在非洲联盟、非洲区域性组织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和促进下,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已逐步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寻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洲国家近年推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以期依靠自身的努力与发达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通过引入更多的外资和外援,实现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带动非洲整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大多已表示赞同与非洲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并正在制订具体行动计划。
美国2000年通过的“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简称AGOA)是美国与非洲经贸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黑非洲国家受益最明显的是纺织品和服装可享受免关税和免配额进入美国市场的优惠,美国已允诺将AGOA原材料产地限制延长到2008年以后。欧盟与非洲发展的关键是于2000年签署的《科托努协定》(前身是《洛美协定》),该协定提出的“地区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旨在促进欧盟与非洲等签约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至2005年,签约国家的出口几乎可全部自由进入欧盟市场。美国和欧盟正陆续与非洲区域经济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与此同时,非洲自身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到西非共同市场,诸多一体化组织均以建立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为最终目标,成员国在相互降低关税方面不同程度地取得进展。
二、美欧对非优惠政策和间接受益地区利用机会情况
美欧对非贸易优惠政策是以市场作为经济的核心拉动力,引导非洲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导政策。该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美欧与黑非洲的贸易和投资水平,加大美欧在黑非洲经济中的份量和影响力。非洲国家在该政策的促进下,也增强了自身吸引外资能力、加速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市场、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民收入、降低贫困等,可以说是一种互利双赢的政策。
美欧对非洲贸易优惠政策为间接受益地区提供了新的投资发展机会,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对美欧实施对非优惠政策反应敏捷,及时利用其中的优惠条件,调整对非洲的贸易投资战略,开办不少纺织服装企业,现已迂回拓展了美欧市场,成为比非洲国家获利更多的赢家和间接受益者。这些国家和地区乘势投资的成功经验,对我扩大对非投资极具启迪意义。
三、美欧对非政策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
美欧对非优惠战略也为我国带来一定发展机会,主要表现为:
1、投资加工贸易企业机会增加,可带动更多原材料和设备出口。我国企业可利用非洲对美出口纺织品无配额和无关税的优惠条件,在非洲设立服装加工企业,扩大对美纺织服装出口,带动国内纺织原材料出口;并为其他已在非投资设立的服装厂提供纺织面料、衣着辅件等;还可积极推销我国的纺织机械产品,带动我纺织机械设备的出口。
2、为我承包工程提供更多市场空间。我国承包企业可利用国际资本对非投资增加的情况,主动参加国际投标,参与公路、水坝、电站等大型项目的建设。还可根据非洲纺织业飞速发展的情况,积极扩展承包工程市场,承建外国投资的纺织企业厂房及其配套设施。
3、为发展相关产业投资,增加产业深度提供可能。围绕纺织企业发展可带动一批附属配套企业的建立和兴起,如服装辅料厂、纸箱制品厂、塑料袋厂等;也可结合承包工程市场的兴旺发展,投资兴建与之配套的钢结构工厂、砖厂、建材行等。这种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和以延长生产链为目的带动的连环投资,市场定位明确、环节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不失为中小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4、扩大劳务出口渠道和规模。各国对非洲纺织和其他加工业投资的增加,对我国劳务需求增加。我每增加外派劳务1千人,每年就可带来劳务收入500万美元以上,对缓解我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总之,我国应利用美欧对非洲贸易政策的机会,加大对非投资力度,为非洲国家搭建创造出口和就业渠道的企业平台,实现我与非洲共同发展。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