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近年来,我国有2/3以上玩具出口企业曾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限制正在取代数量限制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泉州部分玩具企业表示,尽管目前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要采购达到欧盟玩具安全标准的塑料等原材料,生产成本必将大幅提升。 泉州欣菱玩具有限公司的吴忠表示,塑料玩具中塑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70%,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增料玩具成本增加。但为维系国外买家,尽管成本增加,生产企业却不敢轻易提高产品定价,对于普遍只有5%~8%利润率的玩具企业来说实难支撑。由于塑料原材料报价较高且不稳定,国内企业接到订单后要承担较大的原材料价格浮动风险,而新技术壁垒的设置,无疑对塑料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据介绍,虽然欧盟对中国出口玩具再次设限目前在订单方面还没有体现出来,企业生产暂时不需要调整,但如果产品销往欧盟市场后,被当地检测部门查出来没有按标准操作,仍会追究我出口企业的责任。生产商虽然是按订单供货,不算违约,但国外经销商可能会很快修订修改订单要求,以符合欧盟标准,最终还是需要由生产企业买单。 泉州嘉利儿童玩具公司检验部陶陈指出,该公司70%的玩具出口欧盟。此次欧盟提高门槛后,玩具安全标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达到了一些医疗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标准。公司现在要把很多材料拿去进行测试,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原本就微利的玩具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安海玩具同业公会负责人表示,《更安全玩具路线图》的签署,源于欧盟建立的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该系统2005年监测到701件“问题产品”中,有50%产自中国,而玩具是“问题产品”的重灾区,其中有85%产自中国,如“模仿电话的塑料玩具公鸡”等产品都上了“黑名单”。由于中国向欧盟出口的玩具产量非常大,因此被检测出‘问题产品’的绝对数量比较高。尽管这并不能证明中国产品的合格率就比较低,但出于安全考虑,欧盟仍旧与中国签署了《更安全玩具路线图》,规定符合环保和无害的材料才可以用于玩具生产。业内人士预计,该协议实施后,原料成本至少将上涨30%以上,无疑将大大提高中国玩具的出口成本。 据悉,泉州玩具企业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质量不高及技木含量低。据此,业界专家提醒玩具出口企业,面对贸易新规,应未雨绸缪,积极利用国际标准和技术创新生产高附加值的玩具,研发安全和环保替代产品。企业要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姻”,“技木联盟”和“销售联盟”合作模式,收集进口国新的规范和标准,增强应对能力。同时,要多元开拓出口市场,加强预警监测,规避贸易风险。玩具生产企业还须警惕欧盟新标准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造成连锁反应。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