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我输欧纺织品为何难过关(市场观察)
2005-08-29

我输欧纺织品为何难过关(市场观察)
积压数量知多少?欧盟一笔糊涂账
  尽管中欧纺织品谈判的和局气氛余热尚存,但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中国对欧出口的套头衫和裤子卡在欧盟海关,大量货品积压港口。8月19日,欧盟又宣布女式衬衫进口配额已用完,意味着欧方对中国女式衬衫暂闭大门。欧委会一位发言人表示,在对华实行配额限制的10大类纺织品中,胸衣、T恤、亚麻纱也将很快用完今年的配额。在欧盟市场,许多纺织品货架空空如也,进口商和零售商心急如焚。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一位负责人对笔者透露,中方几次要求欧方提供积压港口的纺织品数据,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但欧方却是一笔糊涂账,因为确实难以统计。
  中欧于6月11日签署纺织品谅解备忘录被称为是“通过磋商方式解决贸易争端的成功案例”,曾有国际舆论认为它“为各国间解决贸易摩擦树立了典范”。6月11日以来,还没有一个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作出新的设限决定,美国两次推迟对华6种纺织品设限的最后通牒,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也得以缓解。那么,中欧在签署了双赢协议后,何以又出现如此麻烦的局面?
  3类产品被卡关,怎一个“抢”字了得
  当前卡关的焦点是套头衫、裤子和女式衬衫3类产品。商务部有关人士称,这3类纺织品出现问题主要是管理空档期内双方企业抢出口和抢占进口数量所致。由于双方内部立法程序限制,6月11日协议签署到7月20日实施监管之间有一个多月的“管理空档期”。这期间中国10类纺织品均可自由进入欧盟,不需申领许可证。正是在空档期,双方贸易商为规避之后实施的数量监管,展开了抢关进出口,这一非理性行为导致3类商品对欧出口激增。譬如套头衫,据欧盟统计,在今年前四个月自由贸易状况下,欧盟从中国进口8000万件;而在空档期内,欧盟的进口许可证发放数量达到1.2亿件,相当于前4个月进口总量的150%,显得很不正常。
  并非备忘录惹的祸,中方可出口数量其实不少
  有质疑说,中国纺织品在欧盟遭遇卡关,是否缘于中欧协议规定的中国企业对欧可出口数量不够大?
  不妨作个分析:从出口空间看,能否争取较大的出口数量取决于两点:一是增长率有多大,二是在什么基础上获得增长。第二点尤为关键。套头衫2004年的基数只有3942万件,通过6月11日的谈判,中方获得的出口基数为1.1亿件,2005年可出口量为1.8亿件,比2004年增长361%;T恤衫2004年的基数仅1.2亿件,通过谈判,中方获得的出口基数为4.5亿件,2005年可出口量为4.9亿件,比2004年增长287%。其他8类产品2005年可出口数量与2004年相比,增长率平均达238%。据测算,今后几年中国10类纺织品在欧份额,平均将由去年的12.4%提高到2007年的31.4%。
  今年欧盟对华取消配额的纺织品共41个类别,除上述达成协议的10个类别外,还有31个类别也牵涉到国内大批生产企业和职工就业。经谈判,欧方在备忘录中作出了今后三年对这些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限制措施的政治承诺,从两个多月来的情况看,欧方信守了该承诺。这31类纺织品的出口环境得到了有效保障,仍处于完全的自由贸易状态,想出多少就出多少。6月份,这31个类别对欧出口比5月增长了39%。所以,卡关积压与备忘录本身内容并无因果关系。何况,对于有些产品,再多的出口数量也无法满足其生产能力的需要。
  双方统计有差异,中国出口数和欧盟发证数相差较大
  还有就是中欧在统计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按中方统计,6月11日至8月7日中国向欧盟出运裤子5514万件,占协议量的近53%,而欧方统计的进口许可证发放数量1亿件,已达到了全年的协议量。
  造成统计差异的主要因素,首先是一出一进有着时间差;其次,中方的出口统计不包括从中国出口到第三地再转口至欧盟的产品,而欧方进口统计则将该部分产品计算在内;第三,欧方现今公布的是进口许可证发放数量,与实际进口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存在管理空档期内欧盟进口商突击领证但至今尚未实际报关进口的情况。
  已获分配数量企业会否受影响?
  据了解,在获悉有关产品即将卡关后,为防止已获得第一次分配数量的中国企业货物出运后无法在欧清关,从而遭受进一步损失,商务部立即通知各发证机构暂停签发有关产品的出口许可证。中方也正紧张统计尚未使用第一次分配数量的企业实情,并全力研究对策。
  商务部7月上旬确定了今年输欧10个类别的第一次分配总量,其中套头衫345万件,裤子1041万件,分别仅占6月11日至今年年底我可向欧盟出口数量的5%和10%。这个盘子是在6月11日后近一个月内中国相关类别在欧的平均进关速度及第三地转口因素的基础上测定的。中方当时已考虑到了企业在空档期内可能会抢出口,因此给套头衫和裤子类分别预留了6550万件和1亿件的出口数量。自7月20日起,中方对有关产品的管理工作已如期实施。
  明年对欧纺织品出口不会再有抢运和滞压现象
  日前,经中方不断努力,欧方同意10类产品中的手工制品和欧盟外发加工产品不计入中方获得的协议量,使中国企业出口空间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扩大。
  对于明年的对欧纺织品出口,中方有关部门比较乐观,10类产品的出口数量将在今年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其他类别的纺织品增长空间将更广,占欧盟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高。而管理工作也将完全步入正轨,欧方将严格按照中方签发的出口许可证来发放进口许可证,并由双方进行严密的技术核查,相信不会再出现类似抢运和到港滞压等问题。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