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我市中医药发展史上首个规划亮相
2017-08-09

我市中医药发展史上首个规划亮相  昨日获悉,我市中医药发展史上首个规划——《宁波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出炉。根据《规划》,到2020年,宁波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均应设置中医药科室,每个区县(市)要建好一家中医院。  所有公立综合性医院都要设立中医药科室  《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提出了我市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具体指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到2020年,宁波市中医院二期、余姚市、象山县、宁海县、鄞州区和海曙区中医医院新建(扩建)项目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推动慈溪市、奉化区新建(扩建)、鄞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挂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建设。原则上每个区县(市)要建好1家区县(市)办中医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  此外,所有区县(市)公立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以上水平,其中40%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达到三级医院以上水平。原则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均应设置中医药科室。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要设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100%的规划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以上的规划内村卫生室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  力争拥有全国名中医1-2人  人才也是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规划》提出我市中医药人才目标:到2020年,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人;力争拥有全国名中医1-2名,拥有全国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8-10名,省级名中医20名,市级名中医50-60名、市级中青年名中医80-100名,市级基层名中医50-60名。  我市还将全面促进中医药养生、中医医疗、康复、养老、文化、旅游、保险、信息等服务产业优化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级”中医药治未病服务网络,全市开设经络馆、太极运动馆、药膳馆等各类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10个以上。到2020年,创建国家级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康复服务的机构覆盖率达到70%以上。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