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我国钾肥行业“走出去”28个项目同时推进钾肥是“粮食的粮食”,随着保障粮食安全成为日益突出的课题,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走出去掌控海外钾肥资源成为了目前国内钾肥行业重要的目标。目前国内钾肥行业“走出去”已经开花结果,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在海外10个国家已经有28个钾肥项目在运作。目前境外的28个钾肥项目,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有的已经投产,有的在建设中、有的在进行工程招标过程中,有的在勘探并争取采矿权的过程中等等。目前我国境外投资的钾肥项目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老挝、哈萨克斯坦、刚果(布)、泰国、伊朗、埃塞俄比亚、乌拉尔、阿根廷、美国等。其中加拿大有7个项目,投资方分别为中川矿业、兖州煤业、中海油企业等;在老挝有9个项目,其中有4个项目已经投产;刚果(布)有3家,投资方分别为春和集团、鲁源矿业公司和鼎亿投资;哈萨克斯坦有1个项目,为中哈富通钾肥公司投资。目前发展最快的是开元集团老挝钾肥项目,2014年运回国内11万吨氯化钾钾肥,预计2015年会有20多万吨反哺国内市场。这是国内钾肥行业走出去16年来,第一次反哺国内市场,战略意义重大。尽管海外钾肥项目已经开始有回报,但境外钾肥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周期长,困难多,单家企业独自完成困难很大,需要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大型民企,尽可能快地参与进来。氮肥、磷肥、钾肥是粮食种植最主要的肥料,随着世界各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钾肥日益成为各国重视的战略性资源。中国是一个钾盐资源缺少国家,钾盐储量占全球2.36%,但钾肥需求占全球20%,约50%均来自进口。而钾肥行业走出去布局则是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国内钾肥产量为877万吨(折氯化钾),钾肥进口量为803万吨,钾肥总消费量为1745万吨,其中国产自给率为50.3%,钾肥对外进口依存度约为50%。为了缓解对钾肥需求的进口压力,之前国家确定了钾肥发展战略:三分之一国内生产,三分之一进口,三分之一靠“走出去”。截止到目前,我国海外运作的28个钾肥项目,计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但已建成投产的产能不到100万吨,其中投产的4个项目都在老挝,以开元集团老挝钾肥项目产能为最大。国内需要保证50%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利用难得的发展机会,需要加大力度“走出去”,以提高钾肥进口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和未来的定价权。中国一直是世界进口钾肥“价格洼地”,这与我国50%的自给率的支持息息相关,2015年中国进口氯化钾的价格在305美元/吨,而同期东南亚国家进口钾肥价格334-340美元/吨,巴西由于没有钾肥资源全进口,价格在350美元/吨。没有谈判砝码,就没有话语权。我国会一直是世界钾肥巨头必争的主要目标市场,需要认真切实地布局我国今后5年、10年、20年甚至100年的钾肥可持续供应大格局。海外大规模投资钾肥资源也存在着不少风险,主要是当地国家的政治是否稳定以及政策是否稳定。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