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报道,2003年,国内番茄酱生产企业为扩大市场竞相低价出口,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等相关行业组织担心,2003年,这种“低价竞销”的局面如果继续发展,极有可能引起欧盟市场对我国番茄酱出口采取限制甚至制裁措施。 近几年,我国已发展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之后世界第三大番茄生产国。新疆作为国内主要的番茄种植和加工基地,已形成以屯河、中基、天业三大上市公司为主的一批番茄酱出口加工企业群,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约占全国番茄加工总能力的90%。但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气候,能盈利的企业不多,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市场只能扮演补漏的配角。 据悉,我国番茄酱制品主要用于出口。近年来,为争夺客户,众多番茄酱生产企业竞相低价出售。2002年,受恶劣天气的影响,欧洲番茄酱主要生产国意大利和希腊大幅减产,欧洲市场番茄酱价格曾一路飙升至700~800美元/吨,而我国从事番茄酱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仍维持在500美元/吨(天津港的离岸价)。 由于番茄酱出口量激增和出口目的国过于集中,低价出口番茄酱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国际市场传统的番茄酱生产和出口国,并已引起这些国家的警惕。2001年,西班牙政府就曾委托我国一家机构对新疆番茄酱生产成本进行调查,以应对中国番茄酱的竞争。据了解,2002年10月,欧洲番茄加工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其中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应对中国番茄酱的威胁。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表示,有迹象表明,欧盟国家正在酝酿对我国番茄酱产品出口的限制措施。2003年初,意大利最大的一家番茄酱经营商的总裁曾拜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对我国番茄酱低价出口表示不满。2003年初,从欧盟考察回国的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2003年4月初,欧盟已开始讨论对来自中国的番茄酱加征35美元/吨的关税,补贴给进口国种植番茄的农民。新疆外贸厅贸管处认为,如果欧盟对我国番茄酱出口实行特保措施和实施技术壁垒,就必将影响我国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同时,低价竞销也使国内番茄酱生产企业受到影响。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以2002年国际市场行情来看,番茄酱制品完全可以卖出好价钱,企业也能获得稳定而合理的利润,但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一味低价出口,使整个行业受到了影响。 近3年来,经过一番资源整合,新疆番茄酱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并出现了屯河、中基和天业三大制酱企业集团,但仍未摆脱无序竞争的局面,价格战反而愈演愈烈。其结果是番茄酱出口量增价跌,生产企业利润急剧下降。据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统计,2001年,新疆罐头制品生产企业亏损额高达8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亏损在番茄加工行业。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认为,目前,一些企业的这种低价销售策略在国际市场上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的番茄酱生产企业前景堪忧。打入别人市场不容易,要是对方把门关上,再进去更难。 对此,2002年11月,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成立了番茄及番茄制品分会,以协调、规范该行业的出口经营秩序。但因为番茄酱出口企业之间存在颇多争议,2003年初制定了番茄酱出口500美元/吨最低限价的同时,番茄及番茄制品分会又规定可以在此价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目前,业内人士仍对该分会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低价竞销”的问题表示怀疑。 新疆外贸厅贸管处表示,新疆以其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高品质酱用番茄的天然优势,以及逐渐显现的加工业规模,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制品的中心。因此,应构建一个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贸易平台来规范出口秩序,促使有关企业联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强化品牌意识,以促进番茄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