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我国步入高油价时代
2005-08-12

我国步入高油价时代
据报道,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原油期货价格在连续几日走高后,以每桶63.94美元报收,再次刷新历史纪录。9日,亚洲交易时段盘中价格进一步冲高至每桶64.27美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认为,市场对原油供应短缺的担忧是油价飙升的症结所在。
  据最新出版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5》,2004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3.1%,增幅分别为2003年的2倍和2002年的3倍,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的2倍多。
  今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但仍态势强劲。据美国能源部预期,2005年全球原油消费将增长2.5%,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预期则是大约1.9%。
  牛犁说,由于国际原油需求持续增长,而总的供给量增加相对缓慢。因此,尽管目前供给基本能满足需求,但由于剩余产能严重不足,全球原油市场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炼油产能紧张表现突出,更加剧了这种供需的紧张状态。市场供需的基本面为投机炒作提供了空间,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脆弱的平衡便会被打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单卫国分析说,伊拉克局势依然紧张,针对沙特阿拉伯的恐怖主义袭击威胁不断,伊朗核问题复杂化,印度东部输油管道遭武装分子袭击等地缘政治因冲突以及美国国内原油汽油库存减少消息的透露,是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冲高的直接原因。单卫国预计,随着下半年北半球冬季的来临,全球原油需求可能会继续增长。如果供应跟不上的话,油价将继续保持高位。
  中国石油大学董秀成教授指出,美元贬值是使欧佩克(OPEC)维持高油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与伊拉克战争之前相比,现在的60美元仅相当于当时大约30美元。董秀成认为,高油价对需求会发生调节作用。当高油价维系一段时间后,各国会转向采取节能手段并寻找替代能源,最终抑制石油需求的增长,使价格趋于回落。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显现,经济增速呈放缓趋势,石油需求增长有所减慢。国际预测机构也纷纷调低了全球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预期。
  董秀成说,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节能运动以及即将于2006年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都将有利于抑制我国石油需求的增长。但这并不能否定我国已步入高油价时代的现实。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