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稳步推进量产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自给率攀升
2015-03-10

稳步推进量产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自给率攀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发布《2015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展望2015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自给能力稳步提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多条高水平面板生产线量产进程稳步推进;产业链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面板企业经营水平持续提升,良好的经营状况将保持延续。   2014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产业核心竞争力随着面板产能、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而逐渐增强。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面板自给率快速攀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差距逐渐缩小,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展望2015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新型显示技术量产进程稳步推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面板龙头企业经营水平持续保持高水准等有利因素,也面临着产能迅速扩张带来结构性过剩压力,终端产品需求增长趋缓导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链成熟度不均衡、上游受制于人的发展瓶颈等不利因素。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受电视面板尺寸不断扩大和移动终端市场继续增长的影响,全球显示产业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预计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受益于国产面板产能扩大以及国内智能手机企业崛起,2015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增长将继续领跑全球,全球产业重心也将进一步向我国转移。在原有建成高世代线的基础上,苏州三星、广州LGD、合肥鑫晟、南京CEC等4条8.5代线的建成量产将大幅提高国内高世代面板的产能,使得我国面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望上升至15%,在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将国产面板自给率提高至70%以上。从进出口方面看,2015年贸易逆差有望进一步缩减。从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天马在中小尺寸领域按面积计算出货量规模达到全球第四。在华星光电面板的支持下,TCL彩电销量跻身全球前三,其中32英寸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按出货金额计算京东方已经进入全球前五,通过调整北京8.5代线产品结构,目前已经占据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的位置。随着产能进一步调整,2015年京东方有望在平板计算机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赛迪智库认为,平板显示产业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显示终端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平板显示产业对于加强电子终端产品配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内骨干面板企业由于获得较好的盈利,面板企业扩大产业规模的信心得到提振,更激发了有关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投资热情,不仅包含具备产业基础的地区,也包括新兴发展地区。随着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板显示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投资的热点,2015年国内将有近10条产线处在开工建设过程中,其中以中西部地区热情最高。除了安徽、广东、北京、江苏等平板显示先行地区,四川、湖北、福建、内蒙古等具备一定平板显示产业基础的省份和河南、重庆、陕西等地区都在该领域投下重资,决心将平板显示产业作为地区发展重点。其中,河南与富士康合作,计划兴建全球第二条10代线,四川和湖北都是两条高世代线同时建设。赛迪智库预计,2015年国内产线相关投资额预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   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报告显示,以TFT-LCD为主的平板显示产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新产品量产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内新一代显示技术布局加快,厦门5.5代低温多晶硅生产线、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相继投产;氧化物半导体(Oxide)、四道光罩工艺等新技术逐步导入生产线;自主研发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被骨干企业大量采用;大尺寸、超高分辨率的55英寸4K×2K液晶电视面板实现量产;电视用55英寸以上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样品研制成功。在新兴显示技产品方面,继3D、4K之后,显示技术高附加值化竞争的新竞争核心已经明确为扩大TFT-LCD的色彩表现范围。采用量子点的光学材料置于背光与液晶面板之间,已使得TFT-LCD的色域达到或超过OLED的水平。而夏普与高通子公司合作开发的微机电快门(MEMS)型显示器也达到了同样的水平。为应对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我国平板显示企业新技术量产进程也在明显加快。多条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背板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2015年将有产品进入市场。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南京熊猫等骨干企业在高分辨率、宽视角、低功耗、窄边框、高饱和度等新技术上加大投入,和辉光电、国显光电等AMOLED产线也将在2015年逐渐进入量产阶段。   预计2015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为12300万平方米,有效产能14000万平方米,大尺寸面板需求处于略微过剩状态,在此情况下,面板企业必将采取调整产品结构来应对大尺寸需求不足、中小尺寸需求旺盛的市场格局。   配套政策及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为引导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产业发展,《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发布指引了未来几年的产业发展方向。2015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将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加大产业集聚力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以及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等专项资金将集中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技术联合研发、前瞻性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修订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物资及重大装备税收优惠政策目录,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将对国内平板显示企业实行差异化的财税政策,从普惠向集约支持转变,同时完善金融服务支撑,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平板显示企业的支持力度。   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带动了上游材料和设备的发展,推动了配套产业的国产化进程,材料配套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低世代线国产化供应体系基本建成,国产上游材料和装备在产业竞争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优势,一是价格和成本较低,二是产能和技术快速成长,三是与国际企业相比,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在国内面板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京东方在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导光板、光刻胶、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源等重要材料方面实现了本土企业配套供应,华星光电则通过与本土企业一起技术攻关,产品合格后大批量采用的模式,扶持配套国产化。目前,我国部分5代线材料本地配套率达到70%,其中玻璃基板国产化率达70%,彩色滤光片达到60%,偏光片达到100%,液晶材料达到60%。2014年前三季度骨干企业采购上游材料、装备的金额已超160亿元。预计2015年,本地化配套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骨干企业材料种类本地化采购率有望超过55%,装备种类本地化率已经达到20%,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快速成长。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