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维生素B12反倾销戏剧性结局 印企打退堂鼓
2007-11-22

维生素B12反倾销戏剧性结局 印企打退堂鼓
今年4月份,印度Orchid、Lupin、Nector和Aurobindo公司向印度商工部递交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维生素B12和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钠)发起反倾销调查。此项调查时隔半年后,终于有了结果。
  近日,我国商务部网站上显示,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于11月7日发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SodiumSterile)反倾销调查初裁,初裁建议对中国产品征税。另一方面,因申请方撤诉,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则于10月底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及日本的维生素B12的反倾销调查。
  头孢曲松钠无忧
  11月7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发布了对进口自中国的头孢曲松钠的反倾销调查初裁。初裁建议对中国产品征税: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自行出口的头孢曲松钠征税81.86美元/公斤;苏州东瑞制药公司生产并自行出口的征税77.99美元/公斤,通过哈尔滨制药集团出口的征税65.08美元/公斤;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河北中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并自行出口的征税74.50美元/公斤;等等。
  作为近年来抗生素中的明星品种,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头孢类都是增长比较快的品种。据专家测算,今年1~5月份,我国头孢曲松(粗品与精品)出口量超过200多吨,同比增长50%;头孢噻肟(酸和钠)出口量接近80吨,同比增长了121%。也正因为如此,这一领域引来了国际性的行业竞争和贸易纠纷,此次印度的反倾销就是一例。
  不过,对于此次印度对头孢曲松钠反倾销初裁征税的决定,一位业内人士依然认为,不会对国内企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我国对印度出口的多为粗粉,价格不高,而对韩国和意大利等国出口的是精粉,其价格每吨高出100多元,因此,“大不了我们把出口重心转向意大利、韩国、中东和东欧,价格又高,利润空间也大。”
  印企的无奈之举
  而维生素B12的反倾销案则非常富有戏剧性。
  据了解,印度Wockhardt有限公司在向印度反倾销总局发起反倾销诉讼后,却一直拒绝进一步提供其国内的生产数据。根据印度反倾销调查程序规定,相关利益方须在公告后40天内提交调查问卷,针对中国的调查须于2周内提交替代国的评议意见。而在拖延了半年之后,10月4日,Wockhardt公司向印度反倾销总局提交书面申请,请求终止调查。该公司同时决定关停其供应印度国内市场的维生素B12生产线。10月29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正式发布通知,终止对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及日本的维生素B12的反倾销调查。
  同样是这家企业,早在去年11月份也曾针对中国的维生素B12出口提起过反倾销诉讼,也是由于不符合反倾销立案条件而被印度当局退回。
  国内维生素B12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河北玉星的一位销售人员介绍:“维生素B12在印度只有Wockhardt一家企业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加之这家企业在提起反倾销诉讼时已经停产大半年,根本无法提供相关数据,也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其停产是因为中国产品的挤压造成的。因此,印度当局在权衡利弊之后,只能选择撤诉。”“但是,这家企业一而再地提起反倾销诉讼,我们猜测其或许还有其他考虑。”这位销售人员说。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