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专栏
人民币在今年年底前能否纳入IMF货币篮子——也即人民币能否首度被SDR接纳,成为名正言顺的“国际货币”之资格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各大财经门户网站的焦点。
焦点之起因是IMF上周四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称,“IMF建议将SDR货币篮子组成现状延续至2016年9月30日,以便为目前持有SDR货币(指已纳入SDR货币篮子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共四种货币)的各国央行和其他投资者,就接纳人民币进入SDR篮子作进一步准备。”未曾想,IMF的上述安排立即被国内财经门户网站“误读”为今年年底前人民币纳入SDR篮子可能要泡汤。
就某种货币能否被纳入SDR篮子,IMF每5年讨论一次。人民币的首次讨论出现在2010年。自那以后,IMF经常就人民币如何早日纳入SDR篮子向中方提出建议与意见(也可视为就人民币国际化按IMF设定的路线图对中方施压)。然而,国内绝大多数受众,始终没弄明白SDR究竟是个啥东东?人民币一旦纳入其中,它能为中国尤其是普通民众带来何种实惠?
说白了,SDR就是特别提款权的英文缩写。某种货币要拥有特别提款权需满足IMF十分苛刻的(多少带有美国金融霸权之意志)一系列条件。换句话讲,就算你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你想拥有特别提款权照样门儿没有。
特别提款权也有大小之分,其大小照说应与纳入SDR篮子的货币之母国,在IMF中所拥有股权(出资额)份额相匹配。中国目前在IMF的股权大概在6%左右(美国为15%),若把SDR视为一个特殊的资金池,其眼下可动用的货币储备大约为2000亿美元。正常情形下,人民币若被接纳入SDR篮子,其在SDR资金池内可提取的款项占比,最大也应当为6%左右,可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因为仅美国一家,其在IMF内所占股权虽只有15%,可它却拥有约40%的“超额特别提款权”。所以,就算人民币被纳入SDR篮子——包括已纳入篮子的欧元、英镑、日元在内,在美元面前均处于不平等地位。
从理论上讲,在IMF拥有特别提款权的国家,一旦国内发生金融危机抑或其他支付“急需”而偏偏头寸吃紧,可按所占特别提款权份额,从SDR资金池提款应急而IMF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这就是特别提款权国家的潜在价值所在。可对中国而言,第一总体金融运行稳健,第二手头拥有近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就算中国拥有了特别提款权,依然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而从理论上讲,人民币若被纳入SDR篮子,各国皆可名正言顺地把人民币作为本国储备货币之一。其实,目前人民币虽未被纳入SDR篮子,但人民币早已被包括“老欧洲四国”在内的80余个国家作为了本国储备货币之一,只不过许多中小国家不想因此过分刺激美国,在储备人民币时有点“偷偷摸摸”罢了。
综上所及,人民币若被纳入SDR篮子,对普通百姓最多只有无法定量描述的间接好处(直接好处几乎为零)。但对于国家而言,它无疑是推动全方位金融改革,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外部动力。
人民币要想进入SDR篮子,国家经济总量、外贸总量、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是IMF开出的三大基础条件。就前两个条件,中国早已做到了“超越式满足”。惟一的不足是人民币尚不能按IMF的标准“自由化”。不过,话到此,有三条原则当把握:第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及推进一揽子金改,其主要动力源自国内而不是国外,是我们主动改而不是外人逼我们改;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及一揽子金改有我们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不可能为了纳入SDR篮子而随意打乱既定的改革节奏;第三,国情有差异,何况是大国,就算哪天人民币真可“自由使用”了,依然会与美元的“自由使用”保持距离。
一言以蔽之,特别提款权最多只是人民币国际身价的一种外包装。就当务之急,要使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值钱”,关键还是要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搞好,把金融市场做强做扎实,在当下尤要加快互联网金融之大发展。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