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为何5月棉花进口“踩刹车”?
2021-06-24

为何5月棉花进口“踩刹车”?
据海关统计,2021年5月我国进口棉花17万吨,环比降26.2%,同比增147.3%;2021年1-5月我国进口棉花137.12万吨,同比增70%;2020/21年度(2020.9-2021.5)我国进口棉花234.09万吨,同比增91.8%。5月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再次位列三甲,澳棉询价、成交呈触底反弹趋势。
  为何5月我国棉花进口量“踩刹车”呢?业内分析主要受如下几个因素影响:
  一是5月ICE期棉走出一轮“V”形行情,振荡幅度较宽(盘中低点80.99美分/磅,高点88.50美分/磅),采购商观望气氛偏浓;
  二是棉纺织厂、进口商1%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异常紧张,中小棉花贸易企业基本被淘汰出局;
  三是海运费持续大涨、集装箱异常紧张,我国用棉企业对5/7月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等船货关注、下单有所下降,担心合同无法及时履行;
  四是疫情防控升级,各主港加强病毒消杀、出入库管制等措施,导致青岛、张家港等港口现清关、入库排长队,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棉进口;
  五是5月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刷新2018年以来新高,棉花进口企业担忧加大,恐慌情绪升温。5月31日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682元,监管部门则密集发声,要求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大幅降温。
  青岛某大型棉花进口企业表示,虽近期中国各主港保税棉库存持续处高位、ICE期棉主力合约再次跌破85美分/磅、棉纱报价岿然不动,但6月以来棉花进口量却延续5月稳中回落格局,纺企采购外棉以逢低“点价”为主,部分贸易商在ICE期棉、郑棉联袂回落前提下上调基差也受到棉纺厂及下游销售终端抵制。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