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玩具出口须防增塑剂超标
2014-10-22

玩具出口须防增塑剂超标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玩具安全第6部分玩具和儿童用品中某些邻苯二甲酸酯》(ISO 8124-6:2014)适用于玩具和儿童用品中塑料、纺织品及涂层部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检测。本次ISO新标准,将对我市玩具和儿童用品出口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限塑令延伸到新兴市场  据了解,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常被用作塑料增塑剂来使用,广泛存在于玩具、儿童用品等塑料制品中。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该物质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高度关注。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慢性危害顾问小组(CHAP)经过长达四年的研究调查,于今年7月发布该类物质及其替代物的危害分析报告。鉴于其对儿童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危害,建议将进一步加强监管。  当前,只有欧美日等少数国家建立了玩具和儿童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的监控体系,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对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建立相关监控体系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将加快邻苯二甲酸酯限令的国际化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检测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玩具出口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新增的必测项目,而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也是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出口玩具通报召回的主要原因。”  玩具出口成本将有所提升  据了解,增塑剂主要用于玩具车、婴儿围嘴、儿童雨衣等产品上,作用是增加塑料的软度,“近两年,我市大部分玩具企业已经减少了在玩具中使用增塑剂,比如将玩具包装的材料从PVC改为PET,PVC在生产中一定会用到增塑剂,但是PET属于软性塑料,不需要再添加增塑剂。”泉州锦信玩具总经理徐长生告诉记者。  不过,徐长生表示,PET的成本会比PVC高出20%左右,对于一些以塑料为主要材料的企业来说,影响会比较大,大部分玩具企业如果只是在某个部位使用塑料,或者是在包装上使用的话,对总成本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估计总成本上升比例在百分之1—2个点。  对此,泉州检验检疫部门的相关人士提醒儿童产品出口企业,要加强对原辅料的源头控制,实行关键原辅材料的入厂检验,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其次,要提高儿童产品的质量,各标准尽早向发达国家看齐,通过替代物的使用或者产品升级,避免邻苯二甲酸酯在生产中的使用;此外,要重视出货前的最后一道检测关,将出口风险降至最低。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