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原因一:国内药企越来越“美” 外资药企很少对中国的医药企业感兴趣。从1999年到去年,除了德国拜耳并购东盛集团的“白加黑”等品牌之后,很少有大的并购之举。而在这10年间,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的外资并购却如火如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医药企业自身素质不无关系,本土药企在生产质量管理、生产流程等许多环节与外资有着天壤之别,“以前外资根本看不上中国药厂,买一个中国药厂之后对它的后续改造,还不如自己造一个省钱省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但是现在中国的药企确实成长了,不仅在生产上越来越规范,而且一些企业在品牌营销上做得也很深入人心。中国小而美的药企不少。这是外资开始对本土企业感兴趣的主要原因。现在股市的摇摆不定也让不少药企谨慎看待IPO,而选择更为稳妥的卖掉自己的方式。”瑞士诺华非处方药中国事业部总裁江华称。 原因二:单打独斗难在中国发展 而刺激外资并购的还有中国医药(600056)市场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药品市场。随着新医改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政府在医疗支出上投入的加大,中国医药市场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高速发展。另外,我国有药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上万家。 现在正是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外资单打独斗已显得步伐缓慢了,并购本土企业对外企绝对是迅速扩大中国市场的最有力武器。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