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推广中医要找对路径
这两天,对于中医界来说,最为兴奋的一件事情,就是全球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给中医药刊登了一个专刊。在这个专刊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的《证:一个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系统生物学方法》,运用了许多全新的制作精良的图表方式,让国外读者也能了解到中医的精髓。 其实,不仅是国外读者对于中医很难理解,就连许多国内的年轻人也有很多误解:一方面到中医院去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另外一方面不少年轻白领却热衷于开膏方进补。因此,我们的中医药推广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途径。近日,上海市中医医院成立60周年之际,在其官方微信推出了六十个方子,每天邀请一位知名中医专家,来介绍一些简单的方子,特别是一些通过普通食材就能治病的方法,更是让人们对于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中医的推广力度不可谓不大,特别是在许多街道医院中都成立了治未病中心,这显示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中医大有可为。但是目前中医面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由于许多年轻人对于中医带有偏见,同时中医本身使用药材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 应该说,中医在我国有着历史的悠久,因而无论在理论和经验上都不缺,特别其辩证的看病态度,在语言逻辑上更是非常严谨和规范。但是在目前的现代化的时代,这种优势反而成为了推广中医的劣势,把许多人挡在了门外。因而,我们更需要听得懂的语言,让人们首先对于中医有兴趣,同时消除人们的一些误解,让中医真正为老百姓的健康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