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把握有利时机 埃塞是人口众多(6000多万)、资源相对匮乏的非洲大国,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贫穷和吃饭问题。发展农业,特别是增加粮食生产,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埃塞政府的首要和长期的任务。 农业在埃塞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来自农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85%以上;国家外汇收入的90%以上来自农产品出口。然而,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完全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加之耕作方式落后,农业的整体效率很低。全国平均谷类单产每公顷1300公斤(平均亩产不到87公斤),人均粮食约150公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加、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埃塞的人均粮食产量一直在下降,全国约有50%的人口日均粮食不足500克,缺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地区经常发生严重的饥荒,经常需要国际社会的紧急粮食援助。埃塞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分突出,其农业的落后状态亟待改变。这也为我国企业在埃投资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时机。 充分利用有利因素 在埃塞投资举办农业生产性项目是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埃塞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埃塞土地较为肥沃,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56%左右;水资源也很丰富,地表水总量约有1100亿立方米,扩大水浇地的潜力很大;日照强烈,温度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些农作物如大麦、咖啡的原生地。当地的一些农作物如油籽油料等有很好的出口前景。 埃塞政府重视并鼓励发展农业。自1995年以来,联邦政府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都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政府积极推广农业高产技术,鼓励农民兴修水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我国和埃塞传统友好。这为我国企业在埃塞从事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障,也使我国企业比较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适合埃塞的需要。我国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在粮食种植、畜禽饲养等方面有丰富实用的技术,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我国地理气候环境多样,我国劳动人民在不同条件下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完全适用于埃塞的情况,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经专家实地栽培作物的实践证实,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栽培技术,完全适合当地半年干旱的自然条件,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国北方发展农业的一些做法,如小水利、沼气等,以及我国农村最普通的生产工具,如铁锨、铧犁、畜拉小车等,在埃塞都有推广的价值,附带着不小商机。 在埃塞经营农业项目可以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埃塞农产品价格较低,种植和经营单一的粮食作物,要想在短期盈利有一定困难。但如以粮食作物(大小麦、玉米等)和经济作物(棉花、咖啡等)为主,油料作物(花生、芝麻)、蔬菜种植、家畜家禽饲养(当地肉类食品价格较高)并举,经营农业生产项目则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单靠种植棉花的当地农场,在棉价仅每公斤约8比尔(约相当于8元人民币)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经营这一现象表明,如果采用我国经济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山西省曾派专家在埃塞最贫穷的提格雷州最贫穷的某地试点,他们采用我国北方旱地农业栽培技术和区域改造的适用技术(如修建小水坝解决旱季用水问题等),在当地取得很好的效果。 正如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环境方面的问题一样,埃塞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在执行法律中容易出现偏差;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等较差。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如银行、海关、外汇等不完善。政府部门官僚主义严重,腐败现象普遍,办事效率低下。对外资进入心存疑虑。埃塞人既希望外资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又担心外资进入后会受制于人,因而对外资实际上有一定的限制。 此外,埃塞的农业落后是全方位落后,表现在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施肥、土壤改良、种植、作物管理、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当地粮食消费习惯不同,老百姓主食为苔麸(一种产量很低的谷物),不大习惯吃玉米、面粉之类的主食,也影响普通粮食作物的销售。 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 根据对在埃塞举办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对投资农业生产性项目有以下建议,供企业投资参考: 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投资前要对项目进行实事求是的经济分析和准确可靠的市场调研。特别强调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为保证经济效益,生产易销售且价较高的肉、菜等产品应占一定的比重。项目最好建在距离城市较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以设立示范性项目为起点,逐渐扩大。我国在埃塞过去基本没有举办过生产性的农业项目,埃塞各级政府和老百姓对我国农业技术缺乏认识和了解,因此最好以举办示范性为开端,待成效显现之后,再根据情况逐步转向。在开始阶段设立示范性项目容易得到埃方的合作,有利于项目尽快被批准。 项目宜采取中小规模、多种经营、因地制宜的方针。中小规模的项目资金投入少,见效快,有推广性。投资粮食生产项目比单纯举办养殖业项目容易得到批准,但缺点是短期经济效益不理想。多种经营则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得到好的经济效益,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发展养殖业,以此支持周期长、效益相对较低的种植业。因地制宜,则要根据当地情况和消费习惯生产适销产品。 设立企业最好采取我方独资的形式。埃塞人民族自尊心强烈,长期受帝国主义觊觎和侵略的历史,也使他们本能有排外情绪。这种情绪表现在吸收外资上,就是既希望外资经营他们搞不了、搞不好的领域,又不愿意让外资得到过多的利益,不愿意外资设立独资公司,比较愿意与外资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农业生产项目属于埃方鼓励外资的领域,我国企业应尽量争取设立独资公司,实在不行再考虑成立合资公司。无论以哪种形式设立的农业项目,我企业都应以生产经验和技术作为主要投资。 以我方管理为主。设立独资企业,企业管理自不用说。设立合资企业,生产和经营必须以我国企业为主。这是因为,埃塞的管理、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脱离我方的帮助,埃方缺乏管好企业的能力。要注意避免埃方为办成项目,开始满口答应我方条件,等我人员、资金到位后又变卦的现象,采取谨慎、务实的态度,尽量争取对方的衷心合作。 通过埃塞驻华使馆帮助联系项目。埃塞实行联邦、州二级财政预算,各州有较大的自主权。埃塞的农业发展主要由各州政府直接负责,作为投资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州政府会给予积极的配合,如遇到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直接与州政府探讨项目合作,我方有可能争取到较为有利的合作条件。埃塞驻华使馆对发展双边经技合作十分积极,经常主动找我国有关部门要项目,通过他们直接同埃塞地方政府联系可以节省时间,减少环节,避免因联邦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而带来的拖延。如果有需要经联邦政府批准的项目,可在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后,由地方政府向联邦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再实施。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