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铜价大涨行情未稳
2017-02-16

铜价大涨行情未稳  2017年1月份,铜价小幅反弹。据生意社有色金属分社分析师刘美丽介绍,铜价反弹中宏观因素的影响功不可没。  2016年12月的全球制造业表现强劲。12月中国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2013年1月以来新高,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终值创2011年4月以来最高,英国12月制造业PMI录得2014年6月以来最高,12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创近两年新高,强劲的数据表明全球制造业进入稳固增长期,提升了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铜价也应声上涨。  但是铜价的基本面依然低落,供过于求局面加剧。2016年12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大幅增加,精炼铜净进口量上调至36万吨,使12月预估国内供应量达107万吨,而实际需求量预估只有95万吨,库存开始累积,上期所铜库存已由12月初的13万吨增加至17万吨。需求端,因临近年关,企业资金回笼,部分冶炼企业也停产检修,让本不活跃的市场更加清冷。下游企业也因环保及资金、雾霾等原因交投欲望不高,部分厂家纷纷休假停产。  然而,2017年2月份,春节假期过后开工率逐步恢复,在需求增加的影响下,市场对铜价的预期有所增加。元宵节前夕,铜价大幅上涨至2014年高位,伦铜一度突破6000美元/吨强压力位,最高达6091美元/吨;沪铜主力也站稳了2016年三次突破未果的48000元/吨一线。  “铜商品前一脚还伴着夕阳,后一脚却一飞冲天,这波走势只能用一个最流行的词汇来形容:铜‘穿越’了。”卓创资讯分析师孙克文分析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走势都是有其原因的,铜价‘穿越’也非虚非幻。概括来讲,此波上涨主因依然是春节前投资者看涨心态积攒后的爆发。”  伴随着市场上国际铜矿减产和工人罢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众成员国减产力度可观,以及之前中国进出口和贸易数据的强劲拉动,中国传统开工日前后铜价大幅拉涨至近两年高位。  不过,孙克文指出,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急涨急跌不符合目前经济下行尚未探底的大环境,铜依然是个厚积薄发的“君子”,此波大涨的行情如若动能枯竭,大跌的可能性也将随之而来。目前,美联储3月份加息预期增强,欧元区退欧风波延伸,以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未知都拖累大宗商品市场。因此,建议投资者见好就收,以待行情明朗。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