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特保案转机渺茫 轮胎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2010-01-25

特保案转机渺茫 轮胎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日前,中国橡胶协会秘书长范仁德表示,2010年将是“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产业损害最严重的一年,而世界轮胎等橡胶产品市场没有明显回暖,更增加了我国橡胶工业运行的困难,今年可能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橡胶行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特保案转机渺茫
  1月19日,面向中国轮胎特保案的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成立,就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的高额关税展开调查。
  对此,商务部贸研院专家梅新育表示,专家组的调查意义不大,只是例行程序而已,调查结果何时出台,也取决于美方。“如果要扯皮反复,可以折腾两年。”  调查结果对中方有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方获得转机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很明显,轮胎特保案已成为中国轮胎企业由盛夏进入寒冬的重要转折点。
  在调查中,山东永泰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尤晓明反映,截至目前,公司的美国订单急剧下降,基本上利润空间就非常低,非常小了。山东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服务处处长孙树民则表示,特保案后,三角轮胎公司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量已经从此前的月均30多万条降到了10多万条。
  据统计,目前中国以5亿套轮胎产量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第一,年出口量达2.5亿至3亿套。而由金融危机导致的欧美发达国家汽车需求减弱,直接致使轮胎市场需求萎靡,实际上中国企业自去年上半年起接获得订单已明显减少。
  美国的“示范效应”非常有效:截至1月20日,包括印度、阿根廷,对我国轮胎进行特保调查的国家数量突破了10个。轮胎出口市场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行业结构调整在即
  在美对华轮胎特保案后,中国轮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已经不得不加快了。
  首先,从增长方式结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增加节能、环保等橡胶产品的比例,同时加大对市场结构的调整:从单一市场调整为市场多元化。开发国内新市场,重视农村市场需求。
其次,轮胎行业的整合动作也有望拉开帷幕。目前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已经编制完成,正在等候工信部的批复。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400多家,中国虽然是轮胎生产大国,却绝非轮胎生产强国,除了总产量在世界占优外,中国轮胎的档次、质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均相距较远。
  国内轮胎生产和技术标准都相对落后,行业里以中小企业为主,比较无序,盲目降价,不利于与国外轮胎巨头抗争。中国轮胎企业应该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大企业应兼并小型落后或破产企业,提高轮胎企业的整体水平。
  对此,橡胶工业协会邓雅俐认为,全球金融危机让轮胎行业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只有合理地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产业调整意见和规划,才能保证轮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