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台湾地区制定食品中色素检验方法,2012年11月19日生效
2012-11-22

台湾地区制定食品中色素检验方法,2012年11月19日生效
2012年11月19日,台湾地区“行政院”卫生署发布署授食字第1011903531号公告,制定“食品中着色剂之检验方法”,自即日生效。
食品中着色剂之检验方法
1.  适用范围:本检验方法适用于食品中着色剂之检验。
2.  检验方法:检体经萃取及毛线染色后,以滤纸层析(paper chromatograph, PC)、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 TLC)及高效液相层析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HPLC)分析之方法。
2.1. 检体之调制:
2.1.1. 试药:乙醇、醋酸、乙醚、石油醚、氨水(25%)及氯化钠均采用试药级;去离子水(比电阻于 25℃ 可达 18 M W‧cm以上)。
2.1.2. 试剂之调制:
2.1.2.1. 80%乙醇溶液:
            取乙醇与去离子水,以80:20(v/v)之比例混匀。
2.1.2.2. 70%乙醇溶液:
         取乙醇与去离子水,以70:30(v/v)之比例混匀。
2.1.2.3. 含1%氨水之70%乙醇溶液:
         取氨水4 mL,加70%乙醇溶液使成100 mL。
2.1.2.4. 含1%醋酸之70%乙醇溶液:
         取醋酸1 mL,加70%乙醇溶液使成100 mL。
2.1.2.5. 10%氨水溶液:
         取氨水40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1.2.6. 25%氯化钠溶液:
         称取氯化钠 25 g ,加去离子水溶解使成100 mL。
2.1.2.7. 6%醋酸溶液:
         取醋酸6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1.3. 试验溶液之调制:
2.1.3.1. 液状检体(酒精饮料、清凉饮料及液状调味品等):
              依着色程度称取检体20~200 mL,加适量去离子水作为试验溶液,检体含乙醇者,先中和呈中性后,置于水浴上去除乙醇,再加去离子水至原容量作为试验溶液。
2.1.3.2. 糖果、糕饼及农产品:
         依着色程度称取检体20〜 200 g ,研碎或切碎,按下列方法制成试验溶液。
2.1.3.2.1.    糖果等制品:
            检体加入约5倍量之热去离子水,溶解后作为试验溶液,检体仅表面着色时,取着色部分调制之。
2.1.3.2.2.    腌渍蔬果类:
                 检体加入约4〜5倍量之80%乙醇溶液,振摇混合,放置2〜3小时后,取浸出液,检体再以含1%氨水之70%乙醇溶液一次或数次反复浸出,合并浸出液,以6%醋酸溶液中和。置于水浴上去除大部分乙醇,再加去离子水至原容量作为试验溶液,检体仍着色时,再以含1%醋酸之70%乙醇溶液一次或数次反复浸出,合并浸出液,以10%氨水溶液中和,蒸发去除乙醇,加去离子水至原容量作为试验溶液。
2.1.3.2.3.    果冻、果酱、味噌及馅等食品:
                 检体加入约3〜5倍量之热去离子水,混合放置后以玻璃棉或石棉过滤,取滤液作为试验溶液,色素无法抽出时,应按照 2.1.3.2.2.节之方法调制。
2.1.3.2.4.    巧克力、可可及奶油等制品:
                 将检体置于大型滤纸上或装入烧杯,以乙醚经数次洗涤脱脂,检体上残留之乙醚以干燥滤纸吸附或使之自然风干,再依 2.1.3.2.2.节之方法调制试验溶液。
2.1.3.2.5.    谷类制品:
                 检体加入约5倍量之80%乙醇溶液,放置24小时并时时振摇,静置后取浸出液于水浴上蒸发浓缩至原容量1/5,再加入约1/4容量之25%氯化钠溶液,并加10%氨水溶液使呈碱性,移入分液漏斗中,用同量之石油醚振摇脱脂数次后,取下层液以6%醋酸溶液中和,作为试验溶液。石油醚层着色时,应以6%醋酸溶液混合振摇萃取,取出醋酸层中和后,并入前项试验溶液。
2.1.3.2.6.    口香糖类:
                 检体加入约5倍量之去离子水煮沸,冷却过滤后,取着色滤液作为试验溶液,检体仍着色或滤液未着色时,添加10%氨水溶液使呈中性或微碱性,再煮沸,冷却过滤后,取滤液并入前项试验溶液。
2.1.3.3. 水产及畜产食品:
         依着色程度称取检体20〜 200 g ,依 2.1.3.2.4.节之方法调制试验溶液。
2.2. 毛线染色分离鉴别法
2.2.1. 滤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
2.2.1.1. 装置:
2.2.1.1.1.    展开槽。
2.2.1.1.2.    紫外灯:波长254 nm及365 nm(或375 nm)。
2.2.1.2. 试药:醋酸、氨水(25%)、正丁醇、乙醇、丙酮及异戊醇均采用试药级;去离子水(比电阻于 25℃ 可达 18 M W‧cm以上);食用红色六号(New Coccine)、食用红色七号(Erythrosin)、食用黄色四号(Tartrazine)、食用黄色五号(Sunset Yellow FCF)、食用蓝色一号(Brilliant Blue FCF)、食用蓝色二号(Indigo Carmine)、食用绿色三号(Fast Green FCF)及食用红色四十号(Allura Red AC)对照用标准品。
2.2.1.3. 器具及材料:
2.2.1.3.1.    滤纸:层析用滤纸。
2.2.1.3.2.    毛细管或微量吸管。
2.2.1.3.3.    容量瓶:100 mL。
2.2.1.3.4.    分液漏斗。
2.2.1.3.5.    烧杯。
2.2.1.3.6.    毛线:应选用脱脂且不含荧光物质之未着色纯毛毛线,否则应按下列步骤处理。
     (1) 脱脂:利用索式(Soxhlet)抽出器,以石油醚将毛线充分脱脂后,取出毛线,于室温下去除石油醚,以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轻轻榨压后风干。
     (2) 脱荧光物质:取脱脂毛线 10 g ,置于烧杯中,加氨水1〜4 mL,并加适量去离子水浸淹,而后置于 45℃ 水浴中温浸30〜60分钟时时搅拌。取出毛线后,再置入稀氨水溶液中,充分搅拌。再取出毛线,先用温去离子水,次用冷去离子水充分冲洗,轻轻榨压后风干。
2.2.1.4. 试剂之调制:
2.2.1.4.1.    稀氨水溶液:
           取氨水1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2.1.4.2.    1N醋酸溶液:
           取醋酸 6 g ,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2.1.4.3.    0.5N醋酸溶液:
           1N醋酸溶液以去离子水稀释2倍。
2.2.1.4.4.    5%氨水溶液:
           取氨水20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2.1.4.5.    1%氨水溶液:
           5%氨水溶液以去离子水稀释5倍。
2.2.1.4.6.    10%醋酸溶液:
           取醋酸10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2.1.4.7.    0.5N氨水溶液:
           取氨水7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 mL。
2.2.1.4.8.    25%乙醇溶液:
           取乙醇与去离子水,以25:75(v/v)之比例混匀。
2.2.1.5. 展开溶媒:
(1)   正丁醇:乙醇:0.5N氨水溶液(6:2:3, v/v/v)。
(2)   正丁醇:乙醇:0.5N醋酸溶液(6:2:3, v/v/v)。
(3)   丙酮:异戊醇:去离子水(6:5:5, v/v/v)。
(4)   25%乙醇溶液:5%氨水溶液(1:1, v/v)。
2.2.1.6. 标准溶液之配制:
              取食用红色六号等8项对照用标准品各约100 mg,精确称定,共置于 100 m L容量瓶中,以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使其浓度为0.1%,供作标准溶液。
2.2.1.7. 检液之调制:
              依着色浓度取试验溶液5〜20 mL,置于烧杯中,加1N醋酸溶液 1 m L使呈酸性后,投入毛线 0.1 g ,搅拌后置于水浴上加热30分钟。取出已着色之毛线,以水充分冲洗后,将毛线移入另一烧杯中,加1%氨水溶液5 mL,于水浴上加热30分钟,使色素溶出后,去除毛线,加入10%醋酸溶液2 mL,使呈酸性,再投入新毛线 0.1 g 搅拌,置于水浴上加热30分钟,毛线着色时,即有酸性色素存在。取出着色毛线,依前述操作加入1%氨水溶液,使色素溶出,并浓缩至约0.5 mL,供作检液。
2.2.1.8. 鉴别试验:
              取滤纸于其下端约2〜4 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沿横线每隔1.5〜 2 c m处,以毛细管或微量吸管依次分别点上直径约 0.5 c m圆点之各检液及标准溶液并风干之。而后置入盛有展开溶媒之展开槽内,滤纸需垂直,且不得碰到槽壁,使展开溶媒浸没滤纸下端约 1 c m处,密盖之。展开溶媒浸润上升至约13〜 25 c m处,取出风干,依检液上升之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与标准溶液比较鉴别之。必要时得于紫外灯照射下观察,作进一步鉴定。
2.2.2. 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2.2.2.1. 装置:
2.2.2.1.1.    展开槽。
2.2.2.1.2.    紫外灯:同2.2.1.1.2.节。
2.2.2.2. 试药:醋酸、氨水(25%)、醋酸乙酯、乙醇、正戊醇、丁酮(methyl ethyl ketone)、2-甲氧基乙醇(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甲醇及异戊醇均采用试药级;去离子水(比电阻于 25℃ 可达 18 M W‧cm以上);食用红色六号(New Coccine)等同2.2.1.2.节之8项对照用标准品。
2.2.2.3. 器具及材料:
2.2.2.3.1.    毛细管或微量吸管。
2.2.2.3.2.    分液漏斗。
2.2.2.3.3.    毛线:同2.2.1.3.6.节
2.2.2.3.4.    薄层层析板:硅胶,厚度 0.2 mm ,20 × 20 cm 。
2.2.2.4. 试剂之调制:
2.2.2.4.1.    1N醋酸溶液:同2.2.1.4.2.节。
2.2.2.4.2.    1%氨水溶液:同2.2.1.4.5.节。
2.2.2.4.3.    10%醋酸溶液:同2.2.1.4.6.节。
2.2.2.5. 展开溶媒:
(1)   醋酸乙酯:甲醇:氨水(4:5:1或3:1:1, v/v/v)。
(2)   正戊醇:乙醇:氨水(10:10:1, v/v/v)。
(3)   丁酮:2-甲氧基乙醇:乙醇:氨水(20:15:12:1, v/v/v/v)。
(4)   甲醇:乙醇:异戊醇:氨水(15:10:5:3, v/v/v/v)。
2.2.2.6. 标准溶液之配制:同2.2.1.6.节。
2.2.2.7. 检液之调制:同2.2.1.7.节。
2.2.2.8. 鉴别试验:
              沿硅胶薄层板下端 2 c m 之横向,每隔 1 c m 分别点上直径约 0.3 c m 之检液及标准溶液,并风干之。而后置入盛有展开溶媒之展开槽内,使展开溶媒浸没薄层板下端0.5〜 1 cm ,展开高度达8〜 15 c m 后取出风干,依检液上升之斑点的位置及颜色与标准溶液比较鉴别之,必要时得于紫外灯照射下观察,作进一步鉴定。
2.2.3. 高效液相层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2.2.3.1. 装置:
2.2.3.1.1.    高效液相层析仪:
2.2.3.1.1.1. 检出器:光二极管数组检出器(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2.2.3.1.1.2. 层析管:Atlantis T3,3 μm,内径 2.1 mm × 10 cm ,或同级品。
2.2.3.2. 试药:醋酸及氨水(25%)均采用试药级;磷酸(85%)、磷酸氢二铵(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及磷酸二氢铵(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均采用试药特级;甲醇采用液相层析级;去离子水(比电阻于 25℃ 可达 18 M W‧cm以上);食用红色六号(New Coccine)等同2.2.1.2.节之8项对照用标准品。
2.2.3.3. 器具及材料:
2.2.3.3.1.    容量瓶:100 mL及1000 mL。
2.2.3.3.2.    濾膜:孔径0.45 μm,Nylon材质。
2.2.3.4. 试剂之调制:
2.2.3.4.1.    1N醋酸溶液:同2.2.1.4.2.节。
2.2.3.4.2.    1%氨水溶液:同2.2.1.4.5.节。
2.2.3.4.3.    10%醋酸溶液:同2.2.1.4.6.节。
2.2.3.4.4.    1M磷酸溶液:
           取磷酸67.4 mL,加去离子水使成1000 mL。
2.2.3.5. 移动相溶液之调制:
2.2.3.5.1.    移动相溶液A:
                  称取磷酸二氢铵 1.15 g 及磷酸氢二铵 1.32 g ,以去离子水溶解使成1000 mL,以 1M 磷酸溶液调整pH值至6.0,以滤膜过滤,取滤液供作移动相溶液A。
2.2.3.5.2.    移动相溶液B:甲醇。
2.2.3.6. 标准溶液之配制:
              取食用红色六号等8种对照用标准品各约100 mg,精确称定,共置于 100 m L容量瓶中,以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作为标准原液。临用时以去离子水稀释至10 μg/mL,供作标准溶液。
2.2.3.7. 检液之调制:
         依 2.2.1.7.节调制之溶液,以滤膜过滤后,供作检液。
2.2.3.8. 鉴别试验:
              精确量取检液及标准溶液各10 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层析仪中,依下列条件进行液相层析,就检液与标准溶液所得波峰之滞留时间及吸收图谱比较鉴别之。
          高效液相层析测定条件:
            光二极管数组检出器:波长254 nm。
            层析管:Atlantis T3,3 μm,内径 2.1 mm × 10 cm 。
            层析管温度: 30℃ 。
            移动相溶液:A液与B液以下列条件进行梯度分析

时间(min)
A(%)
B(%)

0 → 4
90 → 50
10 → 50

4 → 8
50 → 40
50 → 60

8 → 12
40 → 20
60 → 80

12 → 12.1
20 → 90
80 → 10

12.1 → 15
90 → 90
10 → 10

            移动相流速: 0.7 m L/min。
附注:
1.  食品中有影响检验结果之物质时,应自行探讨。
2.  以液相层析串聯质谱仪(LC/MS/MS)进行确认时,其多重反应侦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模式参考参数如附表。
 附表:食用红色六号等8项着色剂之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多重反应侦测模式参数
厦门WTO工作站编
2012.11.20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