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数字出行服务冲击汽车制造业咨询机构普华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2017年数字化汽车报告》显示,科技将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变革,自动化、电动化、互联化以及出行服务是首要因素。思略特预测,数字出行服务业2030年市场估值将达2.2万亿美元,远超今天的智能手机市场,可与电子商务市场一较高下,但现有的汽车制造商所占行业利润未来将减半。 根据思略特的研究,目前美国和欧洲的车企、供应商、经销商的利润中有85%来自拥车/驾驶/零售模式,然而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正在向着共享/无人驾驶的前景迈进,竞争、技术、规模化发展将降低使用共享交通服务的每公里平均成本。这意味着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市场将缩水,车企和供应商将被迫整合,来自拥车/驾驶/零售模式的利润也将减少一半。 思略特预测,从2020年开始,电动车将通过严格的立法予以推动。在2025年左右,因充电设施充足,电动车迅速发展,价格也达到临界点。2030年,全球电动车将达到1.64亿辆左右。随着技术的进步,2028年无人驾驶技术将达到4/5级。4/5级无人驾驶汽车随之成为市场主流,机器人出租车等小众领域不久后也会快速扩张。思略特预测,4/5级无人驾驶汽车也将于2030年达到8000万辆左右。 随着机器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出行选择也将快速增多。未来出行服务的主要领域(车队、运作、法规、基础设施)将高度本地化,数字技术公司、市政当局、公共事业单位、交通当局、物流公司、电商车队也将参与其中。 思略特预测每个城市都将形成复杂的竞争格局,最终集中为无人驾驶。2030年,全球汽车新车上牌量和保有量分别约为8160万辆和6.92亿辆,其中,欧美的汽车保有量将降低25%,中国则保持稳定。共享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到汽车总行驶里程的25%~37%,约6.2万亿里程。美国、欧洲和中国共享出行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5万亿美元,从2017年到2030年的年增长率为24%。 在纯无人驾驶型共享出行场景下,家庭在出行方面的开支将减少20%,利润将急剧转向出行服务提供商。如果企业想在机器人经济下继续占据竞争优势,则需要调整战略:将业务让给新兴的“运输公司”(车队运营商、出行平台商),转而成为“高度聚焦的专家/设计工作室”;或投入大量资源,渗透到出行市场,寻找新投资商,采用新的多元化战略。 机器人经济为车企在家庭出行开支领域提供了三种机遇:通过服务提升汽车价值/价格、多模式出行服务、第五块屏生态系统服务。其中,多模式出行服务将给车企带来了最大限度提升收入和利润的机遇。由于数字化服务与传统汽车设计和销售业务背道而驰,车企在这两方面的规划倍感压力。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彭波表示:“机器人经济对车企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车企需大力融合硬件和服务,寻求不同的研发方法,搭建起服务,进行外部创新,引进更多人才,进而满足客户期待,实现数字服务。”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