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民币专栏

人民币专栏
首家拉美人民币清算行落子
2015-05-29

    

  中拉的经贸合作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这个瓶颈阶段金融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擎。中拉贸易也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目前很多拉美国家都处于经济困境,尤其在美国退出量宽政策,甚至要加息的趋势下,拉美很多国家的汇率都面临着大幅度的波动。

  5月24日—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智利。在访问智利期间,李克强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举行了会谈,出席了中智建交45周年经贸研讨会暨中智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并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演讲。

  对于中智关系在中拉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助理孙岩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首先,智利是中拉关系的“先行者”,中国与拉美之间很多关系的建立都是由中智先行完成的。在对华关系史上,智利创造了六个“第一”:1952年,智中文化协会成立,成为拉美首个对华民间友好机构;1970年,智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南美洲国家;智利还是世界上首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首个与华签署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定的国家,以及全球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同时,南美洲首家孔子学院和孔子学院拉美地区中心都设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其次,智利是中拉关系的"实验田",在中国与拉美甚至世界各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中,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议的国家。另外,智利还是中国进军拉美市场的一个"门户",因为智利本身是一个经济比较开放的国家,所以中国很多企业在开拓拉美市场的时候往往会把智利作为门户,这也是智利多年来希望达到的一个定位。”孙岩峰补充说道。

  中智自贸区向更深层次延伸

  5月26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出席了中智建交45周年经贸研讨会暨中智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在致词中李克强表示,中智互补性强,中方愿与智方进行自贸区升级谈判,在自贸区建设方面还会创造新的第一。

  2005年,中智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于次年正式生效。两国关系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双边贸易额从2005年的71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约341亿美元,增长近4.8倍。自贸区发展十年来可谓成果显著。

  “中智自贸协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缺少自贸谈判经验的情况下,与智利率先进行了自贸谈判,而智利是一个拥有丰富自贸谈判经验的国家,当时已经签署了近40个自贸协议,因此可以说是智利帮助中国丰富了自贸谈判的经验和能力,而且最终谈判获得的成果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孙岩峰对记者表示。

  孙岩峰指出,从2006年两国货物贸易的谈判取得成果以后,第二阶段的服务贸易领域也达成了协议,而中智两国要向更深层次的自贸协议延伸,未来应该更多地会向金融类和高端服务业领域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智的自由贸易程度依然领先于中国与其他拉美国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中智之间在经贸上的巨大互补性是两国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这种互补性从贸易结构上来看非常清楚。智利对华的铜出口占智利铜出口总额的35%,而中国在智利机电产品市场上占据的比例也在一半以上,可以说中国与智利在贸易结构上是一对互补性非常明显的贸易伙伴。

  不过,孙岩峰指出,过去十年,这种互补性的贸易结构确实促使双边贸易飞速发展,但是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这种贸易结构已经遇到了增速的瓶颈,而实际上此次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产能合作就是为了破解当前的这种瓶颈。中国希望的是将传统的你买我卖的贸易形式转变为将双方维系在同一条价值链上。比如在铜出口领域,中国可以在智利就地建立铜矿的冶炼厂,成立一条从铜矿到铜产品的生产线,然后再用于满足智利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而中国需要做的就是在中间环节发挥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这样就可以成功地把中国的利益、拉美的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完美结合在一起。

  金融合作带动中拉经贸关系

  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一点是,李克强总理在智利会见记者时,着重指出,此访期间,中智金融合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两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圣地亚哥成为拉美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行所在地。中方给予智方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双方还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等协定。中方欢迎智方从今年7月起免收中国游客赴智签证申请费用,并为中方商务等人员提供签证便利。这些将对推进中智、中拉务实合作,密切双方人员往来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

  李克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依然面临下行压力。中智大力深化金融、财税、产能等合作,将有力促进双向贸易投资,加强投融资往来,为中智、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和融资支持,助力两国和地区经济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活力。

  “中拉的经贸合作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这个瓶颈阶段金融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擎。目前拉美面临着非常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也积极地希望能够把产能向拉美市场输出,进行产能合作。在这种形势下,金融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撑,大规模的项目很难运行。当下拉美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经济增速和出口的困境,而拉美本身并不具备特别强大的金融能力,因此中拉的产能合作十分需要双方的金融合作。”孙岩峰对记者表示。

  孙岩峰强调,中拉贸易也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目前很多拉美国家都处于经济困境,尤其在美国退出量宽政策,甚至要加息的趋势下,拉美很多国家的汇率都面临着大幅度的波动。巴西的雷亚尔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已经累计贬值30%多,这对中拉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冲击和风险非常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来维持双边贸易的稳定。

  “部分拉美国家还面临着支付困难的情况,比如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在外汇的管制和储备上遇到了问题,而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需求量也很大,也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替换美元的硬通货货币来保障与中国的进出口。”孙岩峰说道。

  孙岩峰坦言,中拉之间的经贸合作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的方向就是金融合作,实际上这次智利成为拉美首个获得500亿“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额度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了鼓励拉美的投资者们来中国进行投资,所以金融合作是未来中拉关系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引擎。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