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
2016-02-03

“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1月14日,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明确“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总体思路。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强调,2016年,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全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王国强表示,“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是规划目标实现最好、服务能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扩大服务供给,引导消费,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了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1/3,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研制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5个中药大品种年销售额均在30亿元以上。  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形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大宗、道地、濒危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王国强介绍,《中医药法(草案)》经审议过后,已进入最后立法程序;“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治未病”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启动专项,并累计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出版200种中医药古籍图书;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等229个地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基层中医药工作;中央财政投入2.06亿元支持五省(区)81所藏医院和22所全国重点民族医院,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首个卫生合作项目。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成为2016年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重点。王国强表示,将全力推动中医药的海外发展,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具体包括加快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设一批服务贸易示范机构,逐步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推动建立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体系等。  王国强指出,虽然成果显著,但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还需着力提升。二是继承创新对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还不强,还需下大力气攀登医学高峰。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不足,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还需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四是中医药发展规划统筹不够,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加快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五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加快完善政策机制,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