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生物技术将驱动全球试剂市场强势增长
2008-09-16

生物技术将驱动全球试剂市场强势增长
据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近期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全球试剂市值将达到137亿美元,在这其中,虽然一些药物不断扩大的治疗用途对市场的高速增长亦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生物技术领域将成为维持该市场增长的中流砥柱,具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和不可小觑的贡献。而生物技术研究从学术领域到商业领域的持续转变,以及与该进化一体化的化学领域内的进步,是推动试剂市场高速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根据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试剂市场正在经历高速增长的阶段,到2010年,其市值有望达到137亿美元。生物技术领域、神经科学研究和蛋白组学将是驱动该市场强势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现阶段的整个试剂市场,生物化学试剂以40%左右的份额稳锯领头羊地位,而预计在未来,基因表达、载体、克隆以及氨基酸序列均将经历较快速度的增长。
  一些新出现的学科,尤其是神经科学和蛋白组学也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未来其对整个试剂市场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此外,一些领域药物不断扩大的治疗用途对市场的高速增长也会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尽管如此,然而毫无疑问的是,生物技术领域将成为维持全球试剂市场高速增长的中流砥柱,具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而生物技术研究从学术领域到商业领域的持续转变,以及与该进化一体化的化学领域内的进步,是推动试剂市场高速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一 生物技术领域抗体类药物唱主角
  未来,在促进诊断试剂高速增长的生物技术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将是抗体类药物。无论是被用于诊断还是用于治疗,到2010年左右,抗体类药物市场均将会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尤其在被用于靶向锁定疾病细胞和细胞混合物时,其市场的增长前景更是一片大好。
 近年来,抗体类药物以其安全有效、特异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全球药品市场上一大类新型诊断和治疗剂。而抗体药物技术从最初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代。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现阶段,抗体药物已进入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体时代。
  据预测,到2010年治疗性抗体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25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4%,其中,治疗性单抗是主要的增长力量,其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2.4%,而治疗性多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仅为0.4%;诊断性成像抗体市场虽然现阶段规模较小,但其未来的增长速度却是最快的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7%,到2010年其全球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47亿美元。
  据美国制药工业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单克隆抗体药物居所有生物技术药物之首,占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份额的31%。而根据分析预测,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未来10年内将会是国外生物技术药物领域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目前已上市品种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及新品种的接连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市场将会迅速攀升,到2010年其全球销售额将达到260亿美元。
  二 纯化试剂盒市场Qiagen公司称雄
  在纯化试剂盒市场领域,荷兰Qiagen公司在与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旗下的Ambion公司的市场博弈中稳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尤其在最近的一次市场交锋中,Qiagen更是势如破竹地力克Ambion公司,从而加冕为王成功地坐拥了市场头把交椅。
  Qiagen是一家荷兰上市公司,是创新的样本制备分析技术与产品的首要供应商,该公司的产品在样本分析前制备以及分子诊断等领域都被视为行业标准。2008年6月3日,在美国波士顿揭晓的年度生命科学行业奖项评选中,Qiagen以其出色的产品,技术和客户满意度再次获得核酸纯化和分离产品大奖。该评选共有41家公司被提名,而Qiagen以64%的得票率稳居榜首,美国Promega位居第二,得票率为9%。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为生命科学和实验室仪器领域全球最大的生产厂家,2006年其全球销售额达19亿美元。2006年1月,其成功并购了RNA产品的专业公司Ambion公司,后者可提供全套RNA研究的试剂:包括RNA提取、RNA标记、RNA扩增、microRNA 和RNA干扰研究。
  三 强强联姻催生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试剂公司
  在商业试剂领域,美国Invitrogen生命技术公司已经超越了所有的市场竞争者,从而成为了该领域主要的供应商,而曾经的市场领头羊——美国Sigma-Aldrich 公司只能屈居第二位。
  Invitrogen公司和美国Applera公司于2008年6月12日宣布,Invitrogen将收购Applera的ABI集团的所有股份,现金和股票交易的总值达67亿美元。Applera公司由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和Celera Genomic公司共同组成,因此,这一战略合并的完成将创造一个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试剂和系统的公司,具有商业、运营和技术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收益将达35亿美元,从而亦会加速和驱动新的发现和商业应用。合并后,公司将命名为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且在遗传分析、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系统等领域具有特殊的技术能力。
  四 高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对试剂市场的影响
  高自动化仪器依然是决定试剂使用数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自动化样本制备仪的价格均超过了7万美元,较高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设备的广泛采用。虽然对于大部分学术研究的预算来说,购买仪器的费用是完全可以承受得起的,但长期持续的使用再加上消耗品和试剂的花费,从而使得整体费用变得尤为昂贵。因此,是否选择自动化样本制备仪进行使用,仍是需要再三权衡的问题。
  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分析技术的复杂和近年来生物化学领域的进步所导致的,这就造成了当前市场中试剂质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如今的研究者正迫切地希望能寻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用以满足他们对便宜的样本制备持续增长的需求。
  五 国内诊断试剂市场刚刚起步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指出,目前,亚太地区正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在未来,该地区对血清、介质和试剂的需求将成为拉动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在我国,诊断试剂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部分,在国内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诊断试剂是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末才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对诊断试剂的研发与生产则始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现阶段就国内的总体现状来看,我国的诊断试剂仍处于起步阶段,即处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的投入初期,其稳定的成长期还没有真正到来。
  目前,全国诊断试剂市场规模约为全球市场的1/14。总的来说,一些在临床应用较广的项目(如免疫试剂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检系列,临床生化中的酶类、脂类、肝功、血糖、尿检等系列),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尤其是基因检测中的PCR技术系列等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对诊断试剂项目研究的进展却相对缓慢,技术水平仍较为低下,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技术落后等原因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然而,由于诊断试剂领域具有较高的利润和回报率,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不断加入进来以期分得杯羹。
  如今,国内诊断试剂行业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同类产品项目的重复上马,产品质量滥竽充数,从而导致产品市场整体发展步履维艰。这些项目的来源有国内自己研究的,也有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引进来的,但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并不多,因此,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自然不可避免地形成弱肉强食的局面。经过激烈的市场角逐,如今,我国诊断试剂行业的厂家数量已明显减少,主要产品的市场集中度也在逐渐变高。这其中,北京万泰、上海科华、上海荣盛、金豪等一批具有优势的集研发和生产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逐渐浮出水面,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虽然我国诊断试剂行业现阶段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发达国家的医学临床实践来看,诊断费用已占到整个医疗费用的20%~30%,而我国诊断费占医疗费用的比例尚不足10%,这表明该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尚未开发。而在全球广为看好的生物技术领域,国内的市场发展亦较为迅速,近年来其市场一直在以20%的速度增长。因此,如果国内企业能在诊断试剂领域注重自主创新,并且能克服 “拿来主义”的弊端,即有选择地推行“拿来”策略,并且紧跟全球开发趋势的步伐,那么,诊断试剂市场在国内的高速发展亦是指日可待。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