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三大因素影响我国中药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一季度,国际经济形势大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因国际中药市场具有一定的刚需,所以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三大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原料类产品出口应尽快加强规范。 当前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原料类产品占总出口额的80%。植物提取物现有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提升的需求。目前的国家标准(药典标准)主要包括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共47种,其中,常规意义的提取物仅有26种。中国医保商会已组织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制定出首批7个植物提取物出口国际商务标准(包括越橘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柳枝提取物、虎杖提取物),填补了国内植物提取物标准缺失的空白。今年中国医保商会已启动第二批国际商务标准的制订,以推动行业更加规范化发展。 二是政策监管标准不一,部分中药出口受限。 各地质检部门检测标准不统一,如内陆和沿海地区质检部门的执法标准不完全相同,造成部分企业中药出口受阻。另外,一些药材经过适当熏蒸利于保存的方法自古有之,很多国外客户也认可这种传统的加工保存方法,只要求剂量控制在500ppm/千克标准以下,而部分企业反映,一些部门对经适量硫磺熏蒸的药材完全不予检验放行,这种作法使得企业出口受阻或出口成本加大。 三是药材价格的上涨使得中成药企业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加。 2011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中药产业调控政策之后,前期暴涨的各大中药材价格整体出现下降,到去年为止中药材出口一直维持小幅增长态势,但近段时间中药材价格再次上涨,这使得很多中成药企业十分忧虑,因为原料的上涨必然引发中成药提价,而目前国外客户大都表示难以接受价格上涨,不断增加的成本压力使得中成药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