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日本造船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先后两次大规模削减投资,至2003年一直坚持不新增产能的“总量控制”原则。各公司均以维持产既有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应对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2006年的造船量创下1975年来的历史新高。但因需求旺盛,订货已经排到3、4年以后。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将重开自1996年关闭的爱知造船厂,年内开始建造运载铁矿石的散装船,并新增投资30亿日元,未来计划建造液化天然气的大型海上贮存设备和运输船。石川岛播磨现有吴市和横滨两个造船厂,加上爱知工厂,总产能将达110万总吨,产能提高约10%。三菱重工计划四年投资400亿日元,在其长崎和神户两个造船厂新增巨型吊车,在2006年造船156万总吨的基础上新增10%以上的产能。其子公司川崎造船计划未来两年间投资约100亿日元增强液化天然气船的产能。 日本各造船巨头增强产能,除需求剧增因素外,还缘于近年汇率变动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大幅缩小了其同韩国竞争对手间的成本差距。近年,韩元升值明显,韩国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日本则凭借日元贬值和控制人员及工资水平,几乎抹平了与其原先比韩国高30%左右的生产成本差距,大大增强了自身竞争力。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