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2002年以来一直就有,过去压力主要是来自国外,而目前国内升值压力也开始呈现。
人民币汇率下一步要“动”是很明确的,但是应在动汇率机制的前提下,汇率水平 有所变动。首先要调整汇率的机制,在完善汇率机制的过程中,汇率水平有可能升也有可能贬。
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2004年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工作人员报告。此前,央行副行长李若谷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表态也被境外学者认定是“人民币小幅升值在即”的论据。
有境外媒体更言之凿凿地表示,中国政府可能在2005年年底以人民币兑一篮子贸易加权货币来替代目前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并预告调整汇率浮动的时间和区间。
相比之下,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对于“人民币汇率近期没有调整理由”的表态也颇具深意。
实际汇率升值压力向名义汇率转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对记者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2002年以来一直就有,过去压力主要是来自国外,被一些国家用来作为转嫁国内经济矛盾的手段。而目前国内升值压力也开始呈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人民币坚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三是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对中国的发展和货币政策都有很大影响。从经济学理论讲,贸易价格由世界决定,非贸易品价格由国内供求决定。在经济发展中,非贸易品价格快速上升,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有两个途经,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名义汇率上升。由于我国物价基本保持稳定,所以,实际汇率升值的压力就转化成名义汇率升值的压力。
尽管汇率调整的呼声渐高,但人民银行的迟疑依然很明显。对此,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研究员谭雅玲分析:国际环境的诸多变数是人民币此时不适宜升值的重要因素,更何况我国经济基础尚未具有充实的条件应对外围影响。如利率对汇率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中国目前的利率没有市场化,人民币升值在国际利率上升区间客观上为套利资本的进入提供了空间。再有就是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金融体系还处于一个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程,政府导向或政策干预都非常强,一旦人民币升值,其他方面配套措施又没有跟上,经济会因此面临更大风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林桂军表示:目前大多数国际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应是最优选择。
汇率水平可能升也有可能贬
近日,一些国内外媒体已经在预测汇率调整的时间和区间,对此,丁志杰说:人民币汇率下一步要“动”是很明确的,但是应在动汇率机制的前提下,汇率水平有所变动。“首先要调整汇率的机制,在完善汇率机制的过程中,汇率水平有可能升也有可能贬。”
丁志杰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政策,二是制度,目前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通过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实行较大弹性的汇率制度,让汇率“动”起来,然后通过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丁志杰明确表示:未来外汇市场通过政策稳定比制度稳定的可能性大。中国不大可能公开宣布自己将盯住一篮子货币,要实现汇率的稳定,可以通过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进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整和干预,保持汇率稳定。
针对目前各方声音,林桂军一语中的:目前的讨论忽略了固定汇率下人民币的自我调节机制。实际上,理论上讲名义汇率“动”不“动”结果都是一样。按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当一个国家呈现外汇顺差,如果该国实行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投放本币,形成外汇储备,这是我们国家一直在做的。本币投放增加,造成国内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欧元之父”蒙代尔也曾表示,中国的通涨相当程度上是外汇市场产生的。
林桂军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当增加本币投放时,造成国内需求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出口竞争力下降。而此时国内物价上升,已经使人民币汇率实际水平升值。这个过程在固定汇率下是一定存在的。我国政府为防止货币投放量持续增加,这个过程受到了阻碍,造成了人民币持续顺差。但只要顺差存在,这个调节过程就不会停止,从这个过程看,维持稳定汇率和本币升值不矛盾。调不调名义汇率关系不大。
丁志杰认为,如果我们放宽人民币的波幅,其他方面也应做一些配套措施,比如未来结售汇制度方面根据意愿结售汇的程度会越来越大;二是要理解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是可怕的事情,关键是市场能否提供防范风险的工具,比如外汇期货,不久的未来应该会推出来的。
谭雅玲提出不同期限的几个建议:从短期看,依据时机条件增加货币弹性,为人民币走向自由化或浮动化作预备动作,也可以缓解或“对付”西方升值或机制问题的指责,但扩大弹性的幅度应随着国内外环境适时推出或调整;中期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应逐渐形成,其中应包括经济基础积累充裕,财富效应均衡稳固以及规则制度明确透明,使人民币开放的市场与制度层面健全;长期看,人民币应实现自由兑换的国际化货币,并且采取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与国际市场融合协调的价格指标,适宜国内经济金融需求的适当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