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升值是重要催化剂 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经验观察,当地货币升值阶段,一般造纸板块均出现上涨,这主要由于这些国家基本依赖美元计价进口原材料。本币升值过程中,原料成本降低,带来纸品毛利空间的上升。东方证券研究员表示,人民币2010年10月开始升值,并导致了行业指数1个月上涨近25%,如果此次人民币升值能够持续,造纸将重新迎来投资机会。 有关行业分析师称,由于造纸行业需要进口原料而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料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造纸所用的原料来自进口与国产的比例约各为50%,假设人民币升值5%,造纸行业的成本将下降2.5%,毛利率上升2.5%。”这位分析师表示。此外,行业数据显示,近期纸价较为平稳,而原料阔叶桨、针叶桨、废纸等的价格均有所上涨。 基于对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增长的判断,行业分析师更加看好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天相投顾研究员认为,拥有大片林地及较强造浆能力的造纸包装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收益。轻工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到2011年,新增木浆220万吨、竹浆30万吨产能,提高国产木浆比重,推动林纸一体化发展,支持企业收储纸浆。相关受益公司包括岳阳纸业、晨鸣纸业及太阳纸业等。 2011年盈利增速或达20% 对于造纸行业2010年和2011年的业绩,有关分析师认为,行业2010年的业绩表现基本符合此前的预期,2011年毛利率尽管相比2010年会有所下滑,但盈利依然保持增长,盈利增速预计在20%左右。 2010年前11个月,整体造纸行业实现收入5161.8亿元,同比增长30.4%,利润299.4亿元,同比增长42.2%。盈利水平保持稳定。从上市公司情况看,三季度由于纸价下滑,成为行业盈利的低点,但随后行业盈利快速恢复。 出口方面,2010年11月纸及纸板出口增速为8.56%,扭转了连续7个月下滑态势。天相投顾认为,2009年及2010年一季度的过度投资将给2011和2012年行业供给带来压力,行业景气度将明显受制于出口形势,出口回暖则有望缓解行业供给压力。 从更长一段时间看,“十二五”时期,国家持续对造纸淘汰落后产能,这将继续改善行业的供需结构;新增产能多集中在行业内龙头公司,这会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