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染料业的环境保护
2005-10-27

染料业的环境保护
2004年我国染料产量约59.8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近60%,是世界染料主要的生产国,但我国要成为世界染料生产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其关键因素在于是否环保。
  国际上老牌的染料强国为了保证原有市场和提高竞争力,已呈现出专业化、高档化、环保化、新型化的发展趋势,各种各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形成,环保壁垒则是他们的首选。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染料业在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环保型新产品缺乏,环境污染治理任务严峻,使我国染料工业缺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目前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是世界染料创新的重点,传统的活性染料在染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染率较低,在染色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无机盐,产生大量较难处理的含盐废水等。因此开发具有高固色率的活性染料、在生产和染色过程中耗盐较低的活性染料和具有全新组合的多活性基染料成为发展方向。在分散染料中,国外着重发展轿车装饰织物用的超级耐晒染料和超细聚酯纤维的专用染料,另外,研究三价铬代替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六价铬来作媒染剂。还应努力研制对人体有害或三废较难治理产品的代用品种。
尽管染料污染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开发与推广应用清洁工艺,但大部分生产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三废,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三废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废水是染料行业最主要的废物,目前通常采用沉降、絮凝、氧化、生化等措施进行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许多新型高效的处理方法已被工业化应用,如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多级络合萃取技术、乳状液膜分离体系、微波辐射技术、高效湿式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技术等。在染料和中间体合成过程中推广应用绝热或气相硝化技术、液相催化加氢技术、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生物化工技术、溶剂法合成技术等清洁工艺。开发各种新型催化技术,可以促使一些在常规反应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合成反应得以实施,如相转移催化、金属盐催化、稀土盐催化、分子筛催化及酶催化等。在染料及其中间体分离过程中可采取膜分离技术、分子筛吸附分离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染料后处理过程中,新兴的纳米技术对改善染料性能、外观及使用都非常有效,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染料商品化技术。颗粒成型技术、微胶囊和包膜技术等也都应加强推广应用。在印染过程中,可以推广应用分散染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热转移印花技术、非水系统染色技术及喷墨印花技术等。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