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全球液晶电视制造企业外部采购率低于预期
2009-08-24

全球液晶电视制造企业外部采购率低于预期
全球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称,虽然全球液晶电视市场规模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但由于全球经济还未真正复苏、消费者购买力偏弱的现状未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制造企业的外部采购率为28.7%,低于iSuppli先前所预测的35.2%6.5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制造业的外部采购率将分别低于预测值5.6、4.8、3.2和2.6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需求趋弱是造成全球液晶电视制造业外部采购率走低的最直接原因。很多OEM厂商不得不重新审视各自早已制定好的内部扩张计划和外部采购战略。为了优化成本结构以及提升内部产能利用率,日本和韩国的一些OEM制造商削减了一定量的外部采购零部件,转而由企业内部进行生产。这些措施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8年,液晶电视制造领域的很多OED厂商和ODM厂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运营亏损。2008年,三星液晶电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其运营亏损竟高达3.11亿美元。索尼在2008财年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运营赤字,亏损高达24亿美元。由于销量下滑、同行竞争加剧以及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夏普在2008财年的净亏损高达13亿美元。
为了试图在困境中实现增长,OEM厂商通过降价这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扩大产品销量、争夺市场份额,从而导致合约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挤压。
台湾冠捷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ODM厂商,2008年的销售目标是750万台液晶电视。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全年只完成了600万台的销量。2008年4季度,冠捷科技的净亏损达3100万美元,而2007年同期冠捷科技的净利润为5630万美元。2008年全年,冠捷科技的净利润为9720万美元,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46%。
在过去的两年中,日本和韩国一些知名液晶电视OEM制造商纷纷在中国大陆和东欧建厂,初期只是利用当地工厂对液晶电视进行最后的组装。后来,为了使供应链更加流畅与完善,OEM厂商开始在当地工厂进行液晶模块或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这就导致了OEM厂商从外部采购液晶相关零部件的比例逐渐缩小。
在很多OEM厂商转向内部采购的同时,还有一些OEM厂商却转而向合约制造商发展以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近期,日本日立公司对外表示,公司将在生产战略上进行重大转型,向合约制造业务发展。索尼公司也于2009年初期宣布,将关闭其在全球设立的57个生产基地中14%的工厂,以实现全年节省32亿美元运营成本的目标。这项决定使索尼公司不得不加大从外部采购液晶电视零部件的比重,对合约制造商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
除了已有的几家大型ODM制造商(如冠捷、唯冠)之外,鸿海精密(Hon Hai)、群创光电(Innolux)、纬创资通(Wistron)等二线ODM厂商和EMS厂商也瞄准了OEM厂商外部采购的巨大商机,积极加入到液晶电视产业链当中。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