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全球稻米贸易略有缩减 人均消费可能小幅下降
2006-08-07

全球稻米贸易略有缩减 人均消费可能小幅下降
国际稻米价格:来几个月将保持上升趋势

2006年以来,国际稻米价格明显上涨,尤其是高品质籼米及蒸谷米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亚洲各国,尤其是伊朗、伊拉克和菲律宾等国大量采购。由于日本和韩国开始稻米进口招标,粳米的价格也在上涨。此外,泰铢升值使稻米出口价格上升,也进一步促使4月份以来稻米报价上涨。

未来几个月,国际米价的走势将取决于主要贸易国的进出口政策。泰国和越南政府坚持米价不降,再加上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国的稻米出口供应量有限,预计在9、10月份北半球国家开始收割稻谷之前,稻米价格将保持上升趋势。

全球稻谷生产: 利润缩水可能阻碍增长速度

2006年南半球以及赤道附近国家的稻谷生长良好,一些国家在5月份就已经收割了主要品种。在北半球,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以及欧洲和北美国家2006年的稻谷还在生长阶段。在亚洲主要稻米生产国,季风的种类是这些地区稻谷生长的决定因素。因为至少要到8月份才能确定季风雨的时间和分布,所以这些国家的稻谷产量如何还很难预测。

尽管存在不确定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目前预计2006年全球稻谷产量会达到6.35亿吨,只比上年产量高400万吨,增幅为0.6%。稻谷产量增幅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增加,以及预计2006年的种植条件不如上年。对于南半球国家来说,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尼和马达加斯加的稻米产量估计会有所增加,而巴西、厄瓜多尔、秘鲁、斯里兰卡和乌拉圭的稻米产量预计会下降。

不过,全球稻米的增产主要由于北半球的几个主要产区,尤其是孟加拉国和中国的稻米产量增加。由于国内稻米需求旺盛以及对油价的高额补贴,孟加拉国的稻米产量将保持增长。中国的稻米市场价格相对有吸引力,尤其是高品质稻米价格较高,再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预计继2004年和2005年之后,稻米产量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如果今年季风正常,印度和菲律宾的稻米将会增产,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泰国和越南这两个主要的稻米出口国,其稻米产量前景看好。作为主要的稻米进口国,尼日利亚政府积极促进国内稻米生产,以期在未来几年实现自给自足。

与之相反的是,日本在经历了2005年的大丰收之后,由于政府降低支持力度,其稻米产量预计会下降。巴基斯坦今年雨量不足,播种期缺水致使种植延迟,因而产量将下降。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今年的稻米产量,尤其是长粒米、籼米的产量会有较大下降,主要原因是燃料价格上涨和去年飓风的影响。

全球稻米贸易: 略有缩减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2005年,非洲和亚洲国家稻米进口需求扩大,使稻米贸易达到29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尽管中国和泰国的稻米出口减少,但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的稻米出口增长幅度高于中泰两国的进口减少幅度。

据FAO预测,到2006日历年末,全球稻米贸易量为2850万吨,比上年减少2.5%。较2005年下降的原因是非洲国家2005年的稻米丰收使得2006年的进口需求降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尼日利亚。2006年尼日利亚的稻米进口预计将从上年的200万吨下降至160万吨,从2006年初开始,该国已禁止进口成品大米。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和南非的稻米进口有所下降,约为80万吨。2006年非洲国家的稻米进口总量将达到920万吨,占全球的32%,比上年减少100万吨左右。

亚洲国家的稻米进口预计将与上年接近,为1340万吨。因为2005年稻米丰收,孟加拉国、朝鲜和菲律宾的稻米进口将减少。与之相反,伊朗的稻米进口预计会增加,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局势紧张,政府需要扩大进口以建立粮食储备。去年中国与部分稻米出口国达成贸易协议,由于对优质大米的需求增加,预计中国会进口更多稻米。伊拉克、韩国、沙特和土耳其今年也将扩大进口。作为主要的传统稻米市场,2006年印尼的稻米进口会维持在政府限制的60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稻米进口可能会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中,巴西因本年度稻米产量下跌,将会扩大进口,而秘鲁的稻米进口可能减少,其他国家的稻米进口变化不大。美国与6个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稻米在最终实现零关税前还有相当长的过渡期(18~20年),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不会马上对成员国的稻米进口数量带来较大影响。但是原先的稻米供应国将被美国所取代,因为美国通过免税配额获得了向该地区出口的优先权。另外,今年美国与哥伦比亚和秘鲁也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议,但还未到实施阶段。

在其他地区,美国官方预计今年美国的稻米进口将会明显增加。欧盟的稻米进口体系改革大幅度降低了糙米和大米的进口关税,这一举动将促进欧盟今年的稻米进口,在新体制下,根据进口的具体情况,大米的进口关税将降至每吨145欧元或175欧元,糙米的进口关税为每吨30欧元、42.5欧元或65欧元。而俄罗斯的进口则有可能下降,原因是去年丰收和每吨70欧元进口关税政策的实施。

国际稻米贸易预计在2006年略有缩减,因而上年大量出口稻米的国家今年的出口量将会减少。尤其是印度,2005年印度的稻米出口估计达到了530万吨,仅次于泰国。而2006年印度的稻米出口预计会减少至440万吨,印度大量的政府采购已经使稻米价格(除了蒸谷米)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埃及、巴基斯坦、美国和乌拉圭的稻米出口也可能减少,因为这四个国家本年度出口供应量紧张。此外,由于4月份泰铢升值,泰国稻米的出口竞争力逐渐下降,不过,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大量出口和政府间交易使泰国在2006年度的稻米出口可以保持在去年750万吨的水平。

越南的稻米出口目前预计会保持在520万吨左右,由于政府设定了目标,因而有可能会在本年度对出口采取间歇性限制。与越南不同的是,中国的稻米出口虽然继续由政府控制,但2006年的出口有望回升。澳大利亚在干旱之后的作物丰收预计会让它重新获得过去四年所失去的市场份额。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阿根廷的稻米出口预计将增加,主要是因为巴西可能会扩大进口,同时,阿根廷在该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的稻米价格较高。

全球稻米消费: 总量增加有限人均将会下降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稻米主要用于食用消费,只有小部分用作饲料。2005年的稻谷丰产刺激了全球稻米消费,人均消费量从2004/2005年度的56.9公斤增加到57公斤。稻米人均消费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最近几年的人均稻米消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稻米消费整体保持不变,约为68.7公斤,在一些低收入食品缺乏国家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中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正向肉类产品转移。

尽管存在不确定因素,由于预计2006年稻米产量的增幅不大,2006/2007年度全球稻米消费总量增加有限,这就使全球人均稻米消费有可能下降到56.8公斤,并对全球各个地区,包括低收入食品缺乏国家造成影响。

全球稻米库存: 将保持去年以来的上升势头

2005/2006市场年度全球稻米期末库存量估计为1.02亿吨,而上年度的库存量为0.99亿吨。这表明,2005年稻米丰产不仅满足了消费需求,而且还使2000年以来一直下降的全球稻米库存得到增加。中国作为拉动近期全球稻米储备回升的重要力量,其期末库存量估计会高于期初。除了产量增加的因素外,中国稻米人均消费量的下降也使得库存增加。

2005年稻米的丰收也促进了孟加拉国、柬埔寨、伊朗、缅甸和泰国的库存量上升。然而,印尼和越南的结转库存估计低于期初水平。在非洲,由于2006年稻米进口可能紧缩,绝大多数国家的期末库存减少。为了满足国内旺盛需求和出口的需要,埃及的稻米库存也会下降。20058年南美的丰收使该地区尤其是巴西和秘鲁的稻米库存量增加。在发达国家,日本稻米的库存量增加而美国则减少。

根据2006/2007市场年度末期稻米库存的初步预测,全球稻米库存将保持2005年以来的上升势头,预计会增至1.06亿吨。库存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泰国。然而,其他国家的期末库存可能会下降,包括一些主要的稻米出口国,如印度和美国。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