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全面限制废塑料进口 再生塑料市场将重塑秩序
2018-03-19

全面限制废塑料进口 再生塑料市场将重塑秩序    春节长假过后,2018年第七批限制类进口审批表公布,仅有2家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获得批文,核定进口量2207吨。这让业内人士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再生塑料市场。笔者认为,在国内全面限制废塑料进口的大背景下,再生塑料市场将重塑秩序。   一是国内再生塑料市场将货紧价扬。   2016年,我国进口废塑料730万吨,价值37亿美元,占世界废塑料进口总额的56%。2017年禁废令公布,进口量已下降到5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0.66%。2018年,进口批文审核量大幅减少,只有塑料生产及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塑性下脚料、边角料和残次品可以进口。多数进口商对新政策望而却步,且国外可满足中国要求的废塑料产量已屈指可数。因此,国内供应紧张将成常态,市场价格难免水涨船高。   二是国外可回收塑料价格可能崩盘。   中国是最大的废塑料进口国,禁废令出台后,对世界废塑料市场格局也造成巨大影响。如今的废塑料主要出口国垃圾过剩,且短期难以有效处理。美国作为全世界垃圾产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有三分之一废塑料被出口,其中一半出口到中国。英国55%的废塑料出口至中国,且多数是低等级废塑料。中国出台禁废令后,澳大利亚有61.9万吨可回收垃圾出口受影响,涉及金额5.23亿澳元(合人民币26.8亿元)。对中国的出口渠道不畅,会让国外市场大量可回收垃圾滞留,从而导致价格崩盘。   三是国内再生塑料行业面临洗牌。   国内再生塑料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生存基础比较薄弱。受禁废令影响,再生塑料原料进口量预期持续下降,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新旧料价差将进一步缩小。受此影响,下游制品厂采购原料的目光将转移至新料。因此,再生废塑料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受到打击,行业必将经历一轮优胜劣汰。   四是再生塑料回收体系将逐步完善。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动。禁废令出台后,再生塑料原料的进口渠道不畅,加工企业只能将目光投向国内。对于再生塑料产业来说,可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做法,推广垃圾分类,减少资源消耗,充分提升国内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并使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下降。   总之,禁废令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会带来深远影响。虽然短期看,国内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下游加工企业都会面临压力,但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失为利国利民之举。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