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轻工业转型焕发新活力
2012-09-05

轻工业转型焕发新活力
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一直是轻工行业转型的战略选择。
  作为验证的是一组数据:2011年,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产值,占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8%,中西部地区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优势集聚和产业有序转移正在稳步推进。
  不仅如此,轻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一批在行业有影响的企业由原来主要依靠数量、规模、价格进行竞争转为依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2011年,全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0个,比上年增加15个。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国家支持的轻工科技项目也有所增多。
  也正因此,轻工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年来,轻工业年均产值增长19.8%、利润增长15.3%、出口增长12.9%,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集聚 有序转移
  培育轻工业特色区域
  2012年3月23日,一位来自美国的鞋企负责人Daniel Tumposky匆匆赶往河南郑州,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对他来说,此次行程,不仅能够直面消费力惊人的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中部地区,一个新崛起的鞋业产业集群将给他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没想到最时髦的UGG也是河南生产的。”在参观完当地的生产企业后,Daniel Tumposky惊讶地说。他所说的“UGG”是澳大利亚澳考拉公司推出的一款雪地靴。在河南扶沟的宝昌鞋业,Daniel Tumposky看到,制鞋车间里,上千名工人正在认真地工作。在生产线的末端,经过最后的质检装进包装盒的,正是这种风靡全球的UGG。
  近两年来,河南省的周口、安阳、郑州等多个城市都成为制鞋产业转移的“洼地”。其中,仅周口市就招揽了台湾、香港、深圳等地的19家制鞋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这只是轻工产业集群有序转移的一个缩影。随着制鞋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中西部、西部渐进式梯度转移,沿海地区将向设计、信息、营销中心转变,而生产环节则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企业将部分生产转移的同时,依然坚守参与沿海产业的升级。广州及东莞等地区的鞋业“总部经济”概念开始显现。这些传统制鞋产业集群,从研发设计到管理技术人才、产业链配套、原材料市场配套、鞋厂规模、客户订单等产业相关环节相当完善。站在这样的平台上,鞋企在面临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练好内功获得更多的商机。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布局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逐步成为他们下一步布局的重点区域。
  除产业转移外,轻工优势集聚特色也表现的格外明显。仅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各行业协会新共建产业集群、特色区域24个,对11个产业集群进行了复评。截止2011年底,中轻联和行业协会共建的轻工产业集群和特色区域共160个,涉及30个轻工行业、20个省市自治区。
  加速转化、推广和应用
  轻工“十二五”剑指技术创新
  一支高档的圆珠笔,笔尖来自日本、墨水来自德国、制造设备来自瑞士,中国企业只做了笔杆和组装工作,因此,一支笔的利润只有1分钱,局面令人“尴尬”。
  2012年8月的一天,在文具之都——宁波,贝发集团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这是他们承担“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第二年,这也是中国制笔业首次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按照计划,到2014年6月,该集团将通过技术攻关,突破圆珠笔墨水制造生产、笔头制备用材料生产等关键技术,实现笔类产品核心技术国产化,给数百亿支中国制笔安上“中国珠芯”。
  为此,科技部拨款6000万元经费进行科技攻关,计划用3年时间让中国制笔企业掌握圆珠笔制造的核心技术,贝发集团便是该项目实施单位之一,共获得超过1000万元的首批科研经费支持。
  目前,贝发已经尝试采用纳米爆破技术,将墨水粒子的颗粒分解到300纳米级的水平,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笔头配套,纳米墨水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此外,贝发此次承担的“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子项目的研发攻关任务,吸引了国内不锈钢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机构——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研究院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参与。
  贝发集团质量与技术经理徐君道告诉记者,根据该科研项目的要求,太钢的技术专家需要开展技术攻关,将普通的不锈钢加工拉丝成直径为2.3毫米细的不锈钢丝,并将其制作成笔尖,这个不锈钢丝笔尖要具有较强的防腐蚀性能,不易与颗粒度极小的墨水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圆珠笔现象”并非个案,小家电、手机等行业都存在规模大、利润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只赚取微薄加工费的情况,“大而不强”也成为多个行业的真实写照。以手机制造业为例,虽然中国是手机生产大国,宁波的慈溪、余姚、奉化等地都有手机产业集群,但国产手机品牌企业大多数只是在手机外观及软件应用上进行一些创新研发,关键技术如芯片、显示屏、主板等方面全部引进国外的设备,或者直接采用国外的产品。
  在此背景下,针对“圆珠笔现象”的科技攻关有着典型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不只是制笔行业,轻工各行业积极争取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仅2011年,包括“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在内的6个项目获拨经费14093万元,涉及制笔、造纸、发酵、制糖、缝制机械、轻工机械、日用陶瓷等多个行业。
  为引导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家电协会还组织制定了《中国家用电器产业技术路线图》,确立节能、低碳环保、性能可靠、智能化和先进制造的产业目标及技术方向。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轻工业探索节能减排增效新路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广州市环保局局长丁红都曾多次半夜自己开车到珠啤集团进行“突检”,但是每次都是“空手而归”——烟囱实现了“无烟”排放,污水经处理后可以养鱼,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环保部门也曾派工作组进驻该厂蹲点,但是无论何时、何处,看到的都是一个清洁无污染排放的现代化企业。
  实际上,啤酒是食品领域内耗能较大、排废较多的行业之一。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在排放废水前必须经过污水处理,而在处理站的厌氧处理阶段会大量产生沼气,如果不加利用就直接大量排放,显然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何为清洁生产?简而言之,清洁生产即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为此,珠江啤酒启动了错流膜过滤、糖化二次蒸汽热能回收、沼气回收综合利用、变压器低压回路节电改造四大循环经济项目。“真空蒸发热能回收技改项目投入1500万元,而系统安装后年节约蒸汽5万多吨,年经济效益达900万元;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二氧化碳回收系统,1年时间就回收了二氧化碳4.7万吨,价值超过5000万元;通过加强麦糟和废酵母的回收,降低了污水处理负荷,每年可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 说及此处,珠江啤酒董事长兼总经理方贵权难掩兴奋之情。
  在轻工业各行业,像珠江啤酒这样的企业并非特例。作为验证的是一组数字:造纸行业在近几年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废水排放总量没有增长,做到增产不增污;味精行业每吨产品的水耗平均每年降低6.3%,能耗下降1.9%;柠檬酸行业每吨产品的水耗平均每年降低27.7%,能耗下降8.5%;淀粉糖行业每吨产品的水耗平均每年降低15.3%,能耗下降10.5%;酶制剂行业每吨产品的水耗平均每年降低9.5%,能耗下降2.5%;酵母行业每吨产品的水耗平均每年降低18.3%,能耗下降1.3%。
  除清洁生产外,节能减排也是轻工产业调整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据测算,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逐步淘汰白炽灯,对于促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LED照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北方地区、江西及福建地区四大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域,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封装集成、LED应用的产业链初步形成。
  不仅如此,轻工7个行业的19个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还被列为工信部重点示范项目,获国家财政补贴12430万元;轻工3项节能减排项目列入发改委重点节能技术、6个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项目列入工信部首批重点推进项目。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