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强调,要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积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
记者通过梳理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多地对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设相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已批复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省市提出自贸试验区的扩容计划,很多未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省份则将“申建自贸试验区”写入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自贸试验区布局从最开始的上海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28.78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目前21个共计67个片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其中,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运行仅一年就交出这样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体方案确定的713项改革试点任务平均实施率接近80%,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分别占所在省(区、市)的比重的10%左右。
“发展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一系列政策利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从而为市场主体营造有利的营商环境,释放区域创新活力。”首都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赋予各地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是在扩大开放的要求下,让各地更好地结合自身优势推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方案。如广西实现边境陆路口岸全信息化智能通关,云南创新开展“跨境电商+边民互市”,黑龙江打造跨境综合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沿边地区发展。这些地区作为中国首次在沿边布局的自贸试验区,在沿边开放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
多地积极申建自贸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产生了众多制度创新红利,吸引多地申建自贸试验区属意料之中。”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全球经济下行、中美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自贸试验区作为商品集散中心,能够有效通过扩大出口、转口贸易吸引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集聚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海在近期发布的青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到,借鉴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申建中国(青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山西省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高起点申建国家自贸试验区,争取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开通大同、运城等航空口岸;吉林省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态:申建中国吉林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各地“抢跑”自贸试验区将在全国范围内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权限更大,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整体开放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箭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在强化制度创新方面将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金融领域开放、投资贸易监管服务模式、新型贸易模式、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合作等方面探索创新。
“自贸试验区是贸易的集聚地和政策的‘试验田’,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贸易相关产业发展,在推动进出口增加的同时促使各类贸易相关配套业务需求增加和贸易相关资源集聚,增加就业。”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自贸试验区的行业准入、贸易和行业监管环境更为友好,能够利用区内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在增加经济活动的同时促进了竞争,提升了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