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我们无法达成共识,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糟糕的会议之一。”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表示。 媒体分析认为,这次会谈失败对于石油消费国是一大打击,它们原本希望欧佩克能够采取行动抑制油价上涨。 事实上,随着全球主要产油地区的政局持续动荡,石油专家早已不看好欧佩克控制原油价格的能力,他们认为,该组织抑制油价上升的手段“实际上非常有限”。 拥有12个成员国的欧佩克自2008年12月以来就没再调整过生产配额。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之初,欧佩克为抑制油价下跌采取了减产措施。虽然一段时间后伊朗和部分欧佩克成员国间断性增加了原油产量,但上述措施总体而言使国际油价在2009年至2010年初保持稳定适中的水平。不过,由于主要受到利比亚局势动荡和其他石油生产国局势变差的影响,国际油价去年飙升35%。 目前,沙特和伊朗这两个经常对原油定价政策产生分歧的两大欧佩克成员国已开始暗示,愿意加大原油产量。伊朗驻欧佩克代表卡提比近期对伊朗半官方的梅尔通讯社表示:“欧佩克将填补部分原油供应缺口,努力实现市场供需平衡。”观察家认为,上述表态相对于伊朗一贯要求提高油价的态度而言,已相当缓和。 近几周来,沙特加大了石油生产力度,继4月降低出口之后每日约增产20万桶,相当于产量增加2%。在这次部长级会议召开之前,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表示,欧佩克将增加产量以满足全球需求,不过不同成员国的生产配额怎么变化还不确定。 全球市场目前并不缺油,但全球库存量正在下降,导致原油基准价一直保持在100美元/桶左右。国际能源机构呼吁欧佩克增产,甚至建议西方国家在必要情况下动用战略储备油来平抑原油价格上涨。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师法迪赫·必罗尔称:“原油价格对经济造成影响,希望很快能在市场上看到更多原油供应。” 然而,欧佩克提高供给的能力似乎有一定局限性。只要内战持续,利比亚130万桶/日的原油供应量就无法恢复。委内瑞拉原油产量连续多年下降。阿联酋和科威特虽已增产,但两国的增产空间都非常有限。在此情况下,沙特每日估计还能增产250万桶~300万桶,这成了欧佩克增产的唯一主要来源。不过,沙特能增产的原油主要为质量较差的重质原油,很多炼油厂难以炼制。 《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国务院前任国际能源事务协调员大卫·葛德温的话称,“欧佩克的选择很有限。沙特增产力度越大,备用原油储量就越少。备用原油减少会增加市场的紧张情绪,进而抵消增产带来的效果”。 由于全球经济呈现疲态,沙特、阿尔及利亚和其他重要产油国形势相对稳定,近几周来国际油价上涨趋势减弱。不过,中东地区仍远谈不上稳定。海湾国家巴林的动荡加剧了伊拉克的宗派纷争,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基地近几个月还遭到袭击。随着暴力的蔓延,叙利亚15万桶/日的石油出口也面临危险。 受示威游行和输油管道炸弹袭击影响,也门26万桶/日的产量几乎已经停止。一旦局势全面崩溃,也门可能将成为恐怖分子对临近的沙特产油设施发动攻击的基地,而每日运输逾300万桶原油的航运要道曼德海峡运输线路也将遭到威胁。巴克莱银行高级地缘政治策略分析师赫利纳·克劳福特表示:“也门是一个未知数,它可能成为海湾地区的失败国家,进而威胁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的稳定。”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