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8月11日,欧盟EUP指令正式生效。这是继欧盟实施WEEE和RoHS两项环保指令后,又一项关于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的指令。业内人士表示,该指令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操作性更强,所涵盖的产品范围更广,并有可能给中国家电业造成500亿元的损失。 欧盟环保壁垒的“第三板斧”近年来,家电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愈加受到重视,各国纷纷制定产品环境绩效改善目标和标准。这种趋势正成为欧盟规范家电产品环境化设计指令的基础,而EUP指令即是对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延伸。 EUP指令即“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是2005年7月6日经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公布的,并规定欧盟各成员国在2007年8月11日前完成符合本指令所需的国内立法及行政规定。该指令所涵盖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按欧盟EUP指令条文内容所示,原则上包括所有投放市场的用能产品,生成、转换及计量这些能源的产品(不包括运输工具)以及用于装入用能产品中并在市场上独立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的部件。 EUP指令对耗能大户家电产品的影响可想而知,而中国家电产品对欧盟可观的出口占比,更令业界担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专家表示,EUP指令首次将“生命周期”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环节。按照指令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能、材料、结构、外观、通用性、安全性、包装、成本、标准、认证等常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并且要通过符合性规定,取得CE标志,才能生产并投放到欧洲市场。EUP指令有别于近两年欧盟实施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这两个指令对家电业的影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有的设计思维范畴,而EUP指令对中国家电业而言将是一次设计思想的“革命”,是欧盟对家电产品实施环保壁垒的“第三板斧”。除此之外,EUP指令的实施,还将给国内家电企业和经销商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企业内部机构的适应成本、必要的环境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成本以及改进现有标准的制造成本等,都将大幅提高,其中还包括产品需赴欧盟检测认证的费用、产品生产环节和废弃物排放的管理及测试成本等。 环保壁垒是中国家电产品出口遇到的几大困难之一。“欧盟EUP指令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的影响,不会低于500亿元。”这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所作的预测。 据悉,目前在国内家电行业中,热水器、空调将是首批须符合标准的产品类别。 国内企业准备不足虽然EUP指令的实施日期早于2005年公布,但时至今日,对EUP指令有所准备的国内家电企业尚属凤毛麟角,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姚文萍也曾表示:“我们的企业准备不足。” 由于EUP指令是一个框架性指令,并没有对具体的产品做出环保实施细则,只是欧盟各成员国根据该指令制定对关联产品的具体化要求。但是,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国内家电企业并没有予以重视。 在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等家电企业集中的地区,多数企业对EUP指令表示了茫然。中山某著名家电企业的一位工程师向记者表示,RoHS指令已经给企业增加了不少成本,而到目前连海外经销商都对EUP指令忽略不计,国内企业就更不着急了。浙江某主营冰箱出口的企业技术负责人称:“现在还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准备。”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小家电产品出口基地,全世界70%的吸尘器在该地区制造。据南京海关调查,目前国内大部分家电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EUP指令的态度仍很消极,这些企业多为外资品牌企业的配件供应商,且多数停留在国际产业链条的末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不少企业对E-UP指令搁置处理的原因,是由于成本压力太大。以平板电视为例,要减少能耗,就要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32英寸液晶电视若采用LED背光源,可降低一半的能耗,但每台的成本要增加近百美元。这对于目前中国家电产品的海外赢利模式而言影响将是颠覆性的。但一些企业看准EUP是框架性指令,寄望于还有缓冲的余地。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关人士表示,没有实施细则不等于企业就可以不重视,可以肯定地说,EUP指令对国内家电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在欧盟各成员国根据EUP指令制定对关联产品的具体化要求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家电企业提早应对才是上策。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个指令,做技术研发储备,随时准备迎接该指令的变化,而不是对其忽略不计。” 事实上,早在2006年,欧盟有关官员就曾公开声称,EUP指令所针对的产品,将有80%来自中国企业。而偏偏E-UP指令没有引起中国家电企业的高度重视。有业内人士预测,在经历EUP指令冲击之后,中国家电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走上OEM之路,在产品设计独创领域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洗牌。但也有人称,EUP给国内家电业带来的损失还难以预料,这要视中国家电企业的应对态度而定。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