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农产品衍生品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2016-03-21

农产品衍生品市场迎来发展机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并提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对此,行业人士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发展及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整,需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特别是及早上市农产品期权工具,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农产品期货推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在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现代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独特功能,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创设农产品期货品种,开展农产品期权试点”、“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这表明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衍生品市场及发挥其功能作用将成为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抓手之一。  胡俞越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农产品期货品种已有21个,形成粮棉油糖及畜牧、木材等板块,并形成了油脂油料、玉米和玉米淀粉、饲料养殖等多个产业链品种体系,对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强市场驾驭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商所将加快推进农产品期权上市  大商所相关人士则表示,新形势下大商所将加快推进豆粕等农产品期权上市、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和以“仓单串换”为试点推进场外市场建设,增强“三农”服务广度、深度和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服务现代农业;同时将进一步发展完善玉米及玉米淀粉期货,发挥期货市场的独特作用,为玉米收储政策改革、企业市场参与利用及农户生产经营做好配套服务。  据了解,去年大商所期货成交量11.16亿手(单边,下同),成交额41.94万亿元,其中农产品期货成交量5.96亿手,成交额20.92万亿元,占大连市场份额的53.43%,持续保持着全球第三大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之一的地位。在其农产品品种中,玉米和玉米淀粉则又占11.59%,是2014年的6.35倍。在玉米收储政策市场化调整预期中,玉米及玉米淀粉期货成长迅速。  长期以来,大商所以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为宗旨,规范管理市场,使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发挥得较为充分。目前,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品种价格合理权威,特别是豆油、棕榈油、豆粕等品种的期现价格相关性均在0.9以上,且具有良好的超前预期性,成为相关品种国内市场的基准参考价格,成为国内市场价格的风向标和定价参照中心,为农民种地卖粮、企业生产提供了价格指南针和经营的避风港。目前,国内油脂油料企业中,70%的棕榈油现货贸易、50%以上的豆粕现货贸易、40%的豆油现货贸易普遍采取国际市场通行的“基差定价”模式,贸易双方签订基差交易合同,最终的现货交易价格为在大连期货市场上进行“点价”的价格加上约定的基差。  随着玉米收储政策调整预期及玉米、玉米淀粉期货的成长,去年以来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市场功能得到极大发挥,期货市场开始成为国内市场价格的参照中心,一些玉米加工企业开始在玉米淀粉经营中推广使用基差贸易模式,以便于双方公平合理地确定价格、通过“预买预卖”提前规划生产经营,并更为有效地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将金融市场服务“三农”提升到新高度  在市场功能发挥良好的基础上,作为长期以来在农产品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交易所,大商所一直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服务“三农”,并不断创新方式和手段,将服务工作向纵深推进。从早期的“千村万户”、“千厂万企”到后来的产业大会再到近年来的“基差定价”、“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模式试点和推广,大商所的产业服务探索不断推进、深入,成为中国期货市场产业服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2014年,大商所联合期货公司、涉农企业和种粮大户,开展了“永安云天化”、“新湖瑞丰”和“浙商订单保险”等场外期权服务“三农”项目,探索农民增收、合作社稳定经营、金融机构获取合理收益等多方共赢的新模式。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继续完善试点模式,将保险公司和银行引入进来,使“保险+期货”、“银期合作”等创新模式成功落地,推动开展了“新湖瑞丰玉米场外期权试点”、“新湖瑞丰鸡蛋价格险试点”、“美尔雅鸡蛋目标价格保值试点”等涉及大豆、豆粕、玉米、鸡蛋8个相关项目,效果良好。这一试点工作受到多方肯定,使“保险+期货”内容被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将金融市场服务“三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期货等新工具的创新及场外市场建设也将成为大商所强化现代农业服务的新的突破点。据了解,目前豆粕期货期权合约及有关规则、制度、技术系统、市场培育等工作基本准备就绪,大商所期权业务系统已经上线;场外市场相关技术系统也已开发完毕,业务模式基本确定。豆粕期权的加速推进和场外市场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整个大连期货市场的发展内涵和层次,更将为农户、合作组织及涉农产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精准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和市场,将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服务产业的效率和水平提升至新的水平。  当然,除了期权、场外市场及“保险+期货”这些具有“战略性”的重点工作外,据了解,2016年大商所还将继续做好农产品品种体系规划,稳步推进新品种和新工具的开发,并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完善现有品种合约规则,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市场安全稳健运行和功能发挥。  发展农产品衍生品市场服务现代农业也为“两会”代表委员所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期货市场推进的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是对“保险+期货”服务“三农”的有益探索,但目前场内期权尚未上市、场外期权仍处发展初期将制约农业价格保险的大规模推广,应及早上市农产品期权降低成本、推动农业价格保险大范围普及。他建议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改革,同时政府积极引导、支持和参与我国农业价格保险项目的推广。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