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内需暴增 石油输出大国可能变进口国
2007-12-10

内需暴增 石油输出大国可能变进口国
当全球陷入持续性的“油荒”时,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都眼巴巴地盯着那些产油国,指望他们大干快上,采出更多油来。但让人失望的是,这些主要产油国近年来本身经济快速成长,对石油的需求也随之暴增。
专家预言,这些国家不出十年就可能会从石油出口大国变为石油进口国,导致全球石油供给更吃紧。
“纽约时报”的报导以印度尼西亚作为例子指出,印尼三年前因石油产量骤减、国内需求攀升,就已从石油出口国变成进口国。大多数专家推测,下一个步上印尼后尘的是墨西哥,而且五年内就可能发生,再下来就是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伊朗。
CIBC全球市场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沙特阿拉伯从目前到2010年之间增产的石油,可能会有40%是为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需求,而伊朗预估的出口萎缩,也有大半是国内消费扩增所造成。
影响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最大的因素,或许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预计未来20年内,全球石油需求将会大增,主要的需求都在中、印。但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毕罗表示,石油出口国自身的消费成长,则是威胁石油供需的第二大因素。
如果拿2006年和2005年的数据作比较,就会发现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挪威、伊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大石油生产国国内的原油需求,一年内平均增加5.9%,出口则减少3%以上。美国的需求则无明显变化。
CIBC的报告估计,包括沙特、科威特和利比亚等产油国,对石油的需求在未来十年内将成倍增加。至2010年左右,俄罗斯、墨西哥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每日石油出口将减少250万桶,约占全球需求的3%。
这些石油生产国对原油的需求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工业化程度加深、政府公共支出和个人消费同步成长。此外,如印尼、俄罗斯和墨西哥等人口众多的产油国,拥有汽车率也暴增,加上部分石油出口国实施价格控制和补贴,压低国内油价,都是导致石油需求节节高升的因素。
专家也指出,虽然产油国国内需求暴增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油荒”问题届时可能有新的转机,例如市场可能大幅转向,石油出口国减少,但油砂等替代品显得愈来愈重要,开采面积也会逐渐扩大。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