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首次跌破6.94关口,达到6.9399,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最高水平。
海通证券(600837行情,股吧)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称,本月15日以来,人民币在8天内累计升值逾600个基点,这一轮升值行情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弱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雷曼兄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多重因素促成升值
陈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受近期美国楼市下跌、欧洲区经济数据坚挺和美国市场预期不稳定的影响,美元处在持续低迷状态。由于人民币实行盯住美元的一篮子货币政策,美元贬值,人民币就被动升值了。
雷曼兄弟的孙明春称,人民币升值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美元贬值、抑制通货膨胀、贸易顺差等,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还有一定升值空间。
CPI高位运行也促使人民币升值。摩根大通驻新加坡的货币策略师YenPingHo说:“人民币升值作为对抗通胀的政策动力将保持不变。遏制通胀仍然是政府关键目标。”知名投行美林预计中国5月份的CPI指数同比增长在8%左右,因此在政策方面,人民币会继续升值。
在贸易顺差方面,1~4月国内贸易顺差比同比减少近53亿美元,达到581亿美元。孙明春称,这个数字还是很大,使得人民币还有升值空间。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5.3%。
汇率不确定性增加
也有分析师表示了其他观点。宏源证券(000562行情,股吧)的房四海称,一般来说,一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严重影响出口,加上大灾难,该国货币应该贬值,但近期人民币加快升值,与国策改变有关。目前加快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从而改变大地震暴露的物资不丰富局面,在目前情形下,这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陈勇判断说,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不会延续。他说,贸易顺差和利率将决定性地影响中短期汇率。一方面,中美利差扩大已近尾声,另一方面,国内贸易顺差下降,在这两方面作用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将阶段性地偏离延续近3年的升值通道。
孙明春也表示,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许多出口企业的成本敏感区,因此,汇率政策也会趋于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