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美国循环微水流养殖青鱼,年增收30万元
2014-05-27

美国循环微水流养殖青鱼,年增收30万元

    江苏常州市第一人:运用美国方法养鱼1亩半水面抵过去100亩,青鱼从鱼苗到10斤需养两年半进入产出循环后,沈田祥每年有望增收30万元以上。    差不多1.5亩的水塘,挖掘到约2米深,用金属板隔成8个约18米、6米宽的水槽,“接下来,投入鱼苗。别看这才1.5亩水面,可以抵得上过去100亩的产量”。沈田祥满是期待。    今年49岁的沈田祥是金坛市指前镇芦溪村人,从事养鱼已经10多年,主要养青鱼、鲫鱼等常见鱼类。连日来,在周围人好奇的眼光中,他把鱼塘做了全新改造,准备采用一种叫做“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的新技术养鱼。    “这是循环微水流养殖技术。”沈田祥说,该技术从美国引进,并经中国淡水渔业中心进行创新,去年在苏州吴江试点成功。今年,他拿出100亩水面来尝试,成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个多月来,沈田祥投入30多万元对池塘进行改造,将100亩的池塘分成3个区域,一侧是80亩的水源一级净化区域,另一侧是15亩的水源2级净化区,在两个水源净化区中间是1.5亩的主养区,共8个水槽,每个水槽下都安装增氧排放口。    “通过增氧设备排氧或者用水泵加速水在主养区和净化区之间的流动,保证主养区水的质量。”沈田祥说,“过去100亩水面养的鱼,现在就都养在这1亩半水面里了。”    集中养殖,还有利于饵料集中投放,减少浪费,饵料成本可以降低不少。    更重要的,新的养殖系统会形成一个水流循环,冲走主养区沉积在池底的鱼粪便,流动的净化过的水也能保证主养区的水质,鱼也不容易生病。市水产站副站长冯军告诉记者:“根据吴江的养殖数据,药物投放量不到传统养殖方法的1/100。”    “今年是第一年,参考吴江的经验,我估计这1.5亩可产出青鱼20万斤,按2元/斤的利润算就是40万元。”沈田祥保守地表示。实际上,1.5亩的主养区养30万斤青鱼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1.5亩的主养区,两侧的水源净化区也可低密度散养一些青鱼、青虾和螺狮等。“估计散养青鱼还可以有10万斤,而以往100亩也就能养20万斤青鱼,再加上青虾、螺狮等,增收远远不止50%。”沈田祥粗略一算,同样100亩水面,每年能比传统养殖方法增收30万元以上。    据了解,一条青鱼从鱼苗到10斤需养两年半。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