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美国双反加速中国轮胎行业洗牌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初裁认定,自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存在获得政府超额补贴的现象,美国拟对此类产品征收“反补贴税”,涉及金额高达逾30亿美元,中国轮胎企业将被征收惩罚性关税,征税税率为17.7%~81.3%不等。作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美国50%的轮胎源自进口,也是中国轮胎最主要的海外市场,其进口轮胎约占中国出口轮胎总量的三分之一。国内轮胎产能已然过剩,在内销疲软的背景下,美国“双反”的推进,势必会加速行业洗牌。此外,中国轮胎业现在最担心的,是随着美对华轮胎“双反”调查的推进,其他国家可能效仿美国,对中国轮胎产品提起类似调查。中国素有“世界轮胎工厂”的称号,全球75大轮胎生产商中有26家中国企业上榜。
国内产能过剩、国外救济性调查影响,自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以来,已有包括双星、赛轮等不少中资轮胎企业开始将产能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泰国现任总理巴育赶赴北京,并与中国轮胎企业对话共商产业链转移话题。其明确表态将在原有的吸引外资企业赴泰投资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加大对中资轮胎企业赴泰国投资的优惠政策力度。到泰国建厂,不但可以改善泰国胶出售难的问题,还促使中国轮胎企业过剩产能“走出去”,并规避掉美国对华轮胎双反案的不利冲击。不过海外建厂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真正能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也多是国内的大轮胎企业。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以轮胎生产大省山东省为例,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轮胎生产企业287家,但多为小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有新产能不断上马。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这一部分新产能,将是此次美国“双反”的最大受影响者。很多中小轮胎企业以出口为生,而美国又是中国轮胎出口第一大国,此次“双反”将会导致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