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美国科学家证实电子电路存在记忆电阻
2008-05-08

美国科学家证实电子电路存在记忆电阻
5月2日,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已证实电子电路存在第四种基本元件——记忆电阻(简称忆阻),并成功设计出一个能工作的忆阻实物模型。
  早在1971年,非线性电路理论先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科学家蔡少堂就从理论上预言,除电容、电感和电阻之外,电子电路还应该存在第四种基本元件———忆阻。实际上,忆阻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可通过电流的变化控制其阻值的变化,如果将忆阻的高阻值和低阻值分别定义为1和0,就可以通过二进制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如今,美国惠普公司实验室的斯坦•威廉斯和同事在进行极小型电路实验时终于制造出忆阻的实物模型。威廉斯等人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说,他们像制作三明治一样将一层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半导体薄膜夹在由铂制成的两个金属薄片之间。这些材料都是标准材料,制作忆阻的窍门是使其组成部分只有5纳米大小,也就是说仅相当于人的一根头发丝的1万分之一那么细。
  科学家指出,只有在纳米尺度上,忆阻的工作状态才可以被察觉到。他们希望这种新元件能够给计算机的制造和运行方式带来革命性变革。科学家说,用忆阻电路制造出的计算机将能“记忆”先前处理的事情,并在断电后“冻结”这种“记忆”。这将使计算机可以反复立即开关,因为所有组件都不必经过“导入”过程就能即刻回复到最近的结束状态。
  据报道,蔡少堂对威廉斯等人的研究成果感到兴奋,称“从来没想到”他的理论被搁置37年后还能得到证实。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