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美国继续扣留各类违规中国食品
2015-08-28

美国继续扣留各类违规中国食品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定期发布及更新进口警报,以防止不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规定的食品、药物、生物制品、化妆品、医疗仪器以及释放辐射的电子产品进口美国,当中很多进口警报所涉的产品是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现时生效的进口警报中,分别有51项及78项针对香港及中国内地的产品,涉及初级农产品、若干类加工食品、奶类产品、鸭蛋、鱼翅、田鸡腿、新鲜大蒜和大蒜制品、虾和其他海鲜、养殖鱼类、干果、果汁、枣、瓜子、干菌类、低酸罐头食品和酸化食品、糖果、蜂蜜和混合糖浆、草药、各种化妆品和医疗器材、牙膏产品、各种人类和兽医药品、塑料绷带和棉片、病人检验手套、猫食品、动物饲料和宠物零食、临时纹身、雷射产品、咖啡壶、瓷器和避孕套等。美国对中国内地产品发出的进口警报最多,其后是墨西哥(70项)、加拿大(67项)、印度(54项)、香港(51项)、泰国(46项)、台湾(46项)、英国(43项)、日本(41项)以及德国(37项)。若干进口警报已生效多年(虽然大部分会定期更新),而其他进口警报则是近期才发出以反映市场的新关注焦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断有中国内地公司及产品被纳入现有的进口警报,只有少数被剔除。截至8月6日为止,在现有的78项进口警报中,今年共有147家公司及396种产品被纳入当中的33项进口警报内。在加入新中国公司的进口警报中,有多项问题特别令人关注,包括:含非法农药的加工食品(第99-08号进口警报),由2015年1月1日至8月6日加入了35家公司及83种产品: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含有活性药物成份(第54-16号进口警报),加入了14家公司及55种产品;没有上市前审批或研究器材豁免的第三类医疗器材(第89-08号进口警报),加入了12家公司及25种产品;未获批准的新药品(第66-41号进口警报),加入了9家公司及30种产品;以及含非法及/或未申报颜料的食品(第45-02号进口警报),加入了9家公司及23种产品。除了第54-16号进口警报外,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于今年初就附有错误标签的食品发布另一项新进口警报(第99-39号进口警报),涉及1家中国内地公司及6种产品。进口美国的加工食品不得含有非法农药残余物。根据第99-08号进口警报,若付货人或生产商未能提供有效证明书,证明产品不含非法农药残余物,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官员毋须作出实际检查,也可以扣留有关货品。今年在中国内地产品中发现的非法农药残余物包括吡虫啉、甲霜灵、曲马多、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及多菌灵。医疗器材出口商必须为第三类医疗器材取得上市前审批(或在若干情况下取得510k审批)。第三类医疗器材是指可以支持或维持人类生命,或在防止人体健康受损害方面十分重要的医疗器材,或者能够防止潜在和不合理的疾病或损害风险。若第三类医疗器材未能符合上市前审批规定,当局会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第501(f)条把器材视为劣质,禁止在美国市场出售。由于多类中国产品未符上述规定,因此被局方扣留。这些产品包括太阳眼镜、防眩光眼镜、皮肤护理制剂、牙刷消毒剂、按摩器、电动刺激器,以及多类麻醉、心血管、口腔、耳/鼻/喉、肠胃道和泌尿、一般和整容手术、一般医院/个人用途、神经系统、妇产科、眼科、骨科、物理医学和放射器材。在第54-16号进口警告中,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指出,近期发现多种声称可以提升性能力、减轻体重、增加肌肉和提高生活质素的进口膳食补充剂,含有未申报的活性药物成份。局方的分析及调查发现,这些产品通常含有与获批准的活性药物一样或类似的成份。当局将视乎情况,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把这些产品视为附有错误标签及未经批准的新药物或劣质食品。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继续把大量中国公司列入第66-41号进口警报,当局毋须检查便可扣留未经批准或附有错误标签的药物,包括由个人从境外带进美国的任何药物。未经批准的新药物是指未获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而生产的药物,包括在外国制造的已获美国批准药物。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可以拒绝任何怀疑未经批准的药物进口,若药物已获批准,进口商有责任提出证明。若进口商未能提出证明,新药物一律视为未经批准。药物必须附有适当标签及使用说明(如外行人根据使用说明亦能安全使用及符合其使用目的)。否则,这些药物便会被视为附有错误标签,禁止进口到美国。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